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社群媒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社群媒體共有7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美國會基於對中國利益拋棄台灣?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正面應答:答案是否定的

針對美國是否會基於對中國利益拋棄台灣,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今天明確表示,「答案是否定的」,她想不出美國有任何其他政策,能像對台政策一樣,獲得如此多跨黨派、跨部門的強力支持,且又深受美國人民歡迎。

日期:2023-12-05

政治社會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去世,享嵩壽100歲!德國猶太裔難民出身,從甘迺迪到拜登他當過12任總統顧問,為何一生毀譽參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30

國際總經

阿根廷選出「網紅名嘴」總統 荷蘭極右派贏得國會大選 賭爛票決勝 全球政治陷「川普化」危機?

阿根廷與荷蘭大選,政治極端分子都贏得最高選票,引爆全球政治「川普化」的疑慮。不過,阿根廷與荷蘭病灶迥異,選民的「賭爛票」才是亂象的根源。

日期:2023-11-29

國際總經

黃仁勳與蘇姿丰「遠親到勁敵」的AI之路:這是競爭激烈、卻也須和對手合作的世界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 Huang)、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這對表舅甥各在AI領域發光,商場上亦敵亦友,許多人常打趣的以「表外甥女打表舅」一句玩笑話,來形容輝達與超微的競爭關係。這兩大科技巨頭究竟有哪些共通點?《CNN》特地分析兩人的相似之處,而一切都要從雙方的成長歷程說起。

日期:2023-11-28

美食旅遊

不只阿里山日出,嘉義還有茶香公路…台18公路步道觀光有何魅力?在這裡還能偶遇「藍腹鷴」!

嚮譽國際的觀光勝地阿里山,讓嘉義成為台灣最知名的觀光縣。阿里山日出深受遊客喜愛、阿里山茶也是必買伴手禮。疫情鎖國3年,嘉義少了國際觀光客,卻吸引不少台灣人,尤其以「茶」帶起一波波的產業價值。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表示,阿里山絕對是台灣旅遊的第一首選景點,包括二延平步道、石棹步道群、頂湖步道,以及迷糊步道等,是在地獨特的茶香步道,嘉義縣政府今年特別推出茶旅主題旅遊,沿著台18公路發展出茶餐、茶文化、茶點、茶步道及茶體驗。徐佩鈴指出,「茶香公路」是以茶作為出發點,串聯不同的旅遊型態,開創台18公路的新魅力。

日期:2023-11-27

金融

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3大焦慮原因出爐

你的生活快樂嗎?在這個步調緊湊、節奏快速的高壓時代,是否也常常感到情緒焦慮呢?新光金控與大數據時事專家《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合作,透過1,528份有效問卷,針對26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進行「焦慮大調查」,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深入了不同世代的焦慮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3-11-24

科技

不去微軟了?OpenAI:阿特曼回任執行長!從這場宮鬥鬧劇看AI路線之爭...為何會被主導的公司放逐?

近一年全球生成式AI浪潮的引領者、「ChatGPT之父」阿特曼,近日遭OpenAI無預警解雇,他做錯了什麼?從這場OpenAI之亂,又揭露了當前AI發展的什麼問題?------------------------------2023/11/22下午1430最新進度:OpenAI X平台發文指出:我們原則上已達成協議,讓阿曼特重返 OpenAI擔任執行長,並與Salesforce執行長泰勒Bret Taylor、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以及Quora執行長Adam D'Angelo組成新董事會,由泰勒擔任董事會主席。OpenAI表示,目前正在合作找出細節。

日期:2023-11-22

金融

新光金控x網路溫度計「年輕世代焦慮大調查」 金融博覽會體驗大富翁之旅 掌握戰勝焦慮密技

新光金控在今年首度與知名網路趨勢「網路溫度計」合作「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發現大家平均快樂指數僅5.47分(滿分為10分),而造成大家生活焦慮的前3大原因分別為財務(6.14分)、職涯(6.16分)及健康(5.81分)。由調查結果年輕世代面臨到的三缺困境:缺知識、缺紀律、缺同溫層指標,透過新光金控「金融大富翁」之旅中機會或命運,助你輕鬆擺脫年輕世代生活困境。

日期:2023-11-22

政治社會

世代共同打擊假訊息!用對方法,長輩也能加入闢謠打怪行列

誰在傳假訊息?「我家親戚群組又在 LINE 傳假訊息了!」這是常在年輕族群中聽到的抱怨,彷彿隨意散播謠言是長輩特有的行為,當你願意了解長輩的數位社交生活,將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民族學研究所李梅君助研究員,在研究 Cofacts 事實查核協作計畫時發現,臺灣民眾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存在世代衝突,該衝突延伸至日常相處上,卻在事實查核的協作過程中看到正向溝通的曙光。究竟臺灣長輩發展出什麼樣的數位社交生活?如何應用第三方資訊與長輩溝通,甚至邀請長輩加入闢謠打怪行列?

日期: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