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神經系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神經系統共有246項結果
健康

甲狀腺亢進學一招,調節呼吸,穩定情緒,幫助睡眠都有效

李小姐患有甲狀腺亢進,時常心悸得厲害,晚上睡不著之外,還會頻尿,白天精神很差。加上服用甲狀腺藥物產生副作用,她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在疼,頭痛、胃痛,走路痛、坐也痛、躺著還是痛……。從前她總是心情緊繃,身體硬梆梆,練氣功後她感覺到筋骨變軟了,更開心自己可以減少依賴藥物了。

日期:2020-12-18

聰明理財

5G大浪來襲 投資著重具成長性龍頭股

最近市場最熱的話題之一,就是蘋果第一支5G手機iPhone12面世,這不是世界第一支5G手機,但由於是蘋果出品,對於5G世代的來臨仍具強而有力指標性意義。

日期:2020-11-19

焦點新聞

暈了3、4天....吳宗憲後悔打流感疫苗 醫:從無報告說會引起眩暈症

綜藝天王吳宗憲昨(26)日於臉書開直播分享自己去接種流感疫苗,由於之前從未打過流感疫苗,打完後出現頭暈症狀長達3、4天,像「整個人像喝了2瓶威士忌」,也說「後悔」施打,最後建議沒習慣打疫苗的人別去施打。不過,預防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醫師對此表示,「流感疫苗的接種,從來沒有報告說會引起眩暈症」,他說,反而是上了年紀的人常常發生暈眩症。

日期:2020-10-27

健康

一把冰錐 背後的荒誕醫學史

一九四九年,神經學專家莫尼茲因前額葉切除手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榮耀。此後十多年來,無數接受手術的病患成了失去靈魂的空殼,各國才陸續禁用這項殘忍又愚昧的手術。

日期:2020-10-21

國際瞭望

20隻海豚熱死在岸邊!科學家:海水升溫影響覓食,海豚恐面臨滅絕

全球暖化將造成一系列的動植物生存危機,以海洋生物而言,溫度升高將減少海水中的氧氣,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魚類死亡,最明顯的是許多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家園珊瑚,對溫度也非常敏感,2016~2017年的熱浪導致澳洲大堡礁一半珊瑚死亡。現在科學家進一步發現,由於海洋溫度升高,不但影響海豚的出生率,且存活率也較低。

日期:2020-09-04

焦點新聞

警專生跑3千昏倒變植物人 法院判警專要國賠2942萬

警察專科學校學生廖志昕3年前參加期中測驗跑3000公尺昏倒,送醫撿回一命卻變成植物人,家屬認為警專沒有救護車,也沒有救護制度,對於發生緊急危難狀況沒有合理通知,提告要求國家賠償;台北地方法院昨判警專應賠償廖志昕及父母共2942萬餘元,可上訴。

日期:2020-09-01

傳產

泛亞工程聯手大亞電纜扮演國家轉型發展關鍵要角

「泛亞成立五十六年來,承建的所有工程案,不是如期就是超前完工!」張子文總經理引以為傲地指出,正因為泛亞一貫堅持的穩健踏實與專業至上,不僅陸續完成南二高高屏溪斜張橋、萬大水利發電廠、機場捷運車站及高架橋、蘇花改武塔高架橋、台積電南科辦公大樓、八德一號社宅統包等品質備受肯定的代表作,還在競爭激烈的營造產業中,憑藉承先啟後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找到布局未來的最佳出路。

日期:2020-07-23

健康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日期:2020-04-30

健康

60歲退休族頭昏昏,被誤判是焦慮和憂鬱 醫師:暈眩有6大原因,看這2科才對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自稱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就開始整天都感覺頭暈暈的。起初,其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而引起相關的焦慮症狀,只要服用輕度的抗焦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劉先生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讓他整天生活都很痛苦。其後,又被診斷有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劑,病情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頭昏加重、無力、想睡覺的症狀。出現暈眩、頭暈、頭昏的症狀時,究竟應該看哪一科?

日期:2020-04-24

健康

失眠多夢、記憶下降,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公布10大症狀、1項檢測工具

68歲的C女士自覺最近一、兩年記憶力愈來愈差,別人剛說的事情一下子就忘記;晚上需要躺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眠,卻又多夢,白天總是沒有精神。此外,也出現全身疼痛的情況,到處求診卻又找不出原因。其實,這些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表現。

日期: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