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福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福特共有565項結果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美國汽車工會大罷工在吵什麼?經濟衝擊最高恐達1500億元!

美國「底特律三巨頭」─三大車廠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併入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的工人大罷工,上周進一步升級,連總統拜登與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都關注,投資人關心的焦點,是罷工對美國經濟的潛在衝擊。經濟學家認為,如果罷工遲遲難以落幕,甚至動員規模擴大至所有15萬名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成員,將提高美國經濟在今年或明年初陷入衰退的機率。

日期:2023-09-24

傳產

和大(1536)砸15億赴美設廠,車用零件直供北美!為何選新墨西哥州?原來和富士康有淵源

和大(1536)集團周三(9月20日)宣布將投資15億新台幣,遠赴美國新墨西哥州設廠,屆時新廠將直接供貨給第2大客戶特斯拉,以及其他美國車廠。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說:「首條產線2025年第2季就要開始投產,目前首年產能已全被客戶包下。」

日期:2023-09-21

國際總經

加薪9%少到是種侮辱!美國汽車工人嗆加46% 台灣人一看狂刷2字:國內職場最愛說一句話

美國三大車廠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與Stellantis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合約快要到期,但雙方遲遲未談妥新合約內容,通用汽車決定加薪16%,但工會希望能加薪46%,此外福特汽車加薪9%也被認為是侮辱,種種狀況讓工會揚言罷工,此事引起PTT網友熱烈討論。

日期:2023-09-09

傳產

傳產  巨鎧跳脫傳統價格帶 汽車精品毛利率逾35% 改裝車燈界賈伯斯 推翻不可能

(今周刊1394)有「汽車改裝車燈界Apple」之稱的巨鎧精密,做的是售後服務市場中的精品,不但要賦予車燈獨特生命,也為一輛車設計屬於它的靈魂。

日期:2023-09-06

國際總經

制裁完全沒效?比亞迪輾壓特斯拉、華為重返手機市場,美中科技戰還有續集!

中美電動車市場龍頭之爭明顯逆轉,比亞迪及特斯拉日前公布上半年財報,不論是在銷售數量、毛利率或研發金額,比亞迪都明顯超越特斯拉。此外,比亞迪也展開海外投資及併購等佈局,這些重要數字及動作背後,代表中、美兩強在電動車產業即將展開更激烈的五五波廝殺戰,後續進展值得關注。

日期:2023-09-04

國際總經

中美貿易戰5年,全球供應鏈尋找新基地的大贏家 直擊東協 製造新強權 2023年東協台商

(1393今周刊)在當前全球「去中化」的趨勢浪潮下,跨國公司正積極重塑供應鏈,而坐擁全球第三多人口的東協,已日漸成為「中國+1」的必修顯學。《今周刊》採訪團隊走入東協現場,親眼見證近年台商與國際大廠的遷徙布局,亦深度拆解不同國家各自主打的產業定位。一趟東協之行,一幅替代中國的「製造新強權」圖景正在成形,而台商大軍的機會與挑戰,也逐漸清晰。

日期:2023-08-30

職場

不懂放權就自己做到死!第一次當總經理就失敗告白:容錯率最低的我,為何最後犯下所有錯誤?

放權和試錯的方法論來自我對生物態和複雜體系內容的思考。

日期:2023-08-28

國際總經

借錢賣泡麵起家,他44歲成首富!創立「越南版特斯拉」赴美上市股價慘跌,3天身家蒸發7300億

有著「越南版特斯拉」之稱的VinFast Auto(VFS),是越南首家電車品牌,8/15開始於那斯達克交易所交易,上市首日股價飆漲逾250%,市值暴增至850億美元(約新台幣2.7兆),甚至超越福斯與福特汽車。不過,上周五(8/18)在美股早盤大跌23%,收在15.4美元,持有VinFast大部分股票的越南首富潘日旺(Pham Nhat Vuong),3天內淨財富暴跌52%、230億美元(約新台幣7340億元),縮水剩下212億美元(約新台幣6765億元)。

日期:2023-08-20

科技

揭密張忠謀夫婦、郭台銘、蘋果高層神祕晚餐:讓孫又文想「用頭撞牆」的豪賭,成就台積電晶圓霸業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08

傳產

「我們不再僅是一家台灣公司」輝能赴法設廠獲510億補貼…這家固態電池廠,憑什麼獲德國百年車廠青睞?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也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儘管業界粗估固態電池可能要2025年才有機會進入量產,但各大車廠也透過投資、甚至自行研發卡位固態電池生態鏈。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在法國投資超級電池工廠有重大進展,週四(8/3)晚間宣布,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通過法國政府對輝能高達15億歐元(約新台幣510億元)補助案,將在2029年前階段性獲得補助,該工廠預計直接聘雇人數為3000人。輝能5月才宣布,投資57億美元(約新台幣1754億元)在法國北部興建1座超級工廠,這也是該公司在海外第1家、也是最大的工廠。執行長楊思枏當時受訪時表示,由於台灣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焦點,希望在海外建立基地,以確保能長期維持營運,「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不過,經濟部長王美花得知這訊息後表示,她有跟楊思枬通話,了解後知道這個誤會大了。楊思枬對她解釋,是因為要到歐洲去佈局,才會說「不僅僅」是台灣公司,並非說不是台灣公司。(原文刊載於2022/1/27,更新時間為2023/8/4)

日期: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