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稅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稅制共有625項結果
政治社會

全球看見台灣重要性!蕭美琴:美國各界有最高共識「台灣是可被信任的夥伴」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11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雙橡園舉行酒會、宴請外貿協會舉辦之美國台灣形象展廠商,現場包括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皆一同出席。

日期:2022-10-12

國際總經

蘋果、谷歌、鴻海猛加碼 GDP年增13.5% 莫迪8年改革大豐收 印度「好日子」近了

印度總理自二○一四年上任以來,陸續推動強勢的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免伴隨看衰聲浪。然而,如此「具印度特色的資本主義」,確實大力催動經濟成長,這之中莫迪究竟做對了哪些事?

日期:2022-09-21

台股

鋼市築底往上,鋼鐵股第四季前景看旺,中鋼可逢低布局?專家怎麼說

美IMF將7月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6.1%放緩至2022年的3.2%,較2022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值下調0.4個百分點。美國的經濟增速在今年早些時候放緩,加之家庭購買力下降和貨幣政策收緊,使美國增速預測值被下調了1.4個百分點。

日期:2022-08-28

稅制

每年贈與稅免稅額只有244萬,但送房附房貸是可以扣除的!會計師:關於贈與你要懂的節稅技巧

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每年有244萬元(111年度)免稅額可自贈與總額中扣除。妥善運用免稅額是最穩當的節稅手法,贈與人自每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只要所贈與之金額累計不超過 244 萬元, 即可免納贈與稅。另外要注意,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 244 萬元是以「贈與人」年度贈與金額計算,而非以「受贈人」年度受贈金額計算。

日期:2022-07-28

國際總經

台灣大未來》中鋼:節能減碳已從環保變成經濟議題 攸關企業存亡 鴻海:碳中和其實是場新經濟戰爭!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30)日在《今周刊》的2022「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閉幕致詞時表示,政府為了呼應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已經從法規面推動國家及社會邁向淨零碳排,希望從企業到民眾,大家一起為減緩氣候變遷及碳中和的目標努力。中鋼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鄭際昭下午在高峰會的專題演講指出,節能減碳議題已經由環保轉化為經濟層次,攸關企業永續經營,興衰存亡,希望大家要有清楚認識。全球最大電子專業代工廠商鴻海集團也由環保長洪榮聰分享在邁向淨零路徑的經驗,他強調全球追求淨零排放及碳中和的趨勢,「表面上是愛地球,檯面下是一場新經濟戰爭,而企業決勝關鍵就在調整好自身體質」。

日期:2022-06-30

金融

產官學界齊聚「投資台灣 全球洞見」疫後經濟研討會

就在全球面臨COVID-19、烏俄戰事、升息、通膨等威脅,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之時,地理環境或人口數上為蕞爾小國的台灣,依舊在科技及多個產業上表現亮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於台灣商業聯合總會、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投資台灣 全球洞見」二○二二疫後經濟線上研討會中預估今年台灣仍可維持3.5%至4%的經濟成長,只要掌握優勢,台灣仍充滿國際競爭力。

日期:2022-06-30

產業動態

吳東亮當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提「4大核心主軸」推動台灣經濟前進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21)日上午召開會員大會,進行理監事改選,並於晚間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選第26屆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獲推舉為監事會召集人,副理事長由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長興材料工業公司董事長高國倫,以及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出任。

日期:2022-06-21

產業動態

Fed升息3碼、台灣升半碼 吳東亮:代表央行很小心,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率,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宣布升息3碼,台灣央行也跟進升息半碼,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盼抑制通膨預期心理、穩定物價。對此,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今(21)日表示,就全球趨勢而言,升息是避免不了的,相對於美國,台灣的通膨率沒那麼高,因此台灣央行的升息幅度,和Fed有段差距,代表「央行很小心,我們應該是摸著石頭過河。」

日期:2022-06-21

房地產

他買人生第一間預售屋,看到房屋稅1.5萬傻眼!房價差不多、稅金卻高3倍,全因這「3條件」

日前新竹地區一名年輕首購族,購入人生第一間預售屋,收到稅單後才驚覺今年房屋稅要繳約1.5萬元,但詢問周遭朋友,房價差不多的一間新北市中古屋,房屋稅竟只要4000餘元,兩者有3倍多的差距,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新高大」是導致房屋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

日期:2022-06-08

稅制

銀行戶頭沒超過2500萬,5月報稅根本不用管利息收入?會計師:房貸族申報最怕忽略「這地方」

存錢儲蓄,將存款存放於郵局或銀行,是許多人從小被教育的理財方式。透過存款於郵局或銀行來賺取利息所得,是最安全也是最有保障的投資方式 。

日期: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