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稻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稻米共有246項結果
最新觀點

穿上旗袍,變身古典美人! 讓你探索「自由浪漫年代」的古色店家

如果你想在大稻埕尋找通往歷史的入口,何不先穿上一件旗袍來感受過去的繁華呢?

日期:2019-06-10

健康

拉大端午與惡的距離 跟著中醫來養生

節氣交換之際,溫度與溼度均逐漸增加,容易引發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可服用藥茶緩解。粽子淺嘗即可,以免出現脹氣、嗝氣、排氣甚至腹痛、腹瀉、便祕等症狀。

日期:2019-06-05

政治社會

森林與河川:日本的兩大寶藏

廣布的森林和河流,豐富了日本的海洋生態。而日本人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就是魚類,加上盛產稻米,因此,學界在談論日本文明時,總不忘加上「魚米」二字。

日期:2019-06-05

傳產

捱過23年的等待!脫離口蹄疫疫區 台灣豬業將成下一個「發大財」產業?

揮別1997年口蹄疫風暴,今年終於露出曙光。過去產值達1700億,台灣豬業苦等了23年,今年六月豬隻拔針滿一年,可望重返國際市場。由於中國深受非洲豬瘟之苦、又遭到美中貿易戰關稅壓力,國際市場普遍預估明年豬價上漲。前景看好的台灣豬業,真能趁勢站在風口上,一飛衝天嗎?(編按:口蹄疫是1997年爆發,以當年起始年也加入計算,因此計算為「23年」等待。)

日期:2019-05-31

傳產

將「國產」與高檔畫等號 日本靠三招翻轉食肉文化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

日期:2019-05-22

傳產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談重建制度:面對農業問題 不能只處理表面

編按:約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原本只希望他就官方立場,回應台灣農業面臨的種種問題,並說明政府因應對策。然而,實際訪談過程中,這位農業經濟學者不只為政策辯護,還出人意料地來了段「自我檢討」。「台灣的農業當然可以做得更好……,過去二十年,農委會的預算從四百多億元增加到一千三百億元,但農民的收入沒有相對應的成長,這代表政府投入的錢效率很低、政策也出了問題,我從來不會迴避,反而想把一切都攤開來講。」他說。其實早在入閣以前,陳吉仲就一直主張改正錯誤的農業補貼政策、減少農產品價格崩盤時的救急式收購。但身分轉換之後,他也不得不回應消費者與農民壓力,透過政策工具控制農產品價格,避免因「產銷失衡」引發的負面政治效應。就陳吉仲的觀點,短期穩定農產品價格確實有必要,但絕不會是長遠之計;救急的用意只是為了創造空間,讓政府得以投入農業長遠發展需要的硬體設施與市場通路。

日期:2019-03-27

傳產

迷走的台灣農業

一顆鳳梨換不到一顆水餃、一箱高麗菜只值一個便當……,有關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血本無歸的新聞,每年總是反覆上演。台灣的農業政策,也長期糾結在救價、收購、促銷的任務之中,漸漸迷失了長期發展方向。先拋開頭痛醫頭式的短線補貼思惟,才能讓農業成為另一個「賺得了錢」、「打得了國際賽」的產業。

日期:2019-03-27

傳產

農水產公社邀偶像團體助陣 達成韓食滲透全球化任務

二○一八年十月十九日,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雅高酒店體育館(AccorHotels Arena),因為韓國男子團體防彈少年團(BTS)的到來而陷入瘋狂。這是他們全球巡迴演唱會的歐洲最終站,讓可容納兩萬八千多人的場地,一位難求。

日期:2019-03-27

話題人物

把黏土變無毒農藥 林江珍的「綠色起義」

化學農藥濫用,已造成人類健康與自然環境莫大危害,窮盡20年心血研發「天然矽片」的林江珍,企圖用它打造一個「塵歸塵、土歸土」的無毒農業。

日期:2019-03-20

政治社會

農田水利會改公家,別鬧了!

台灣的農田水利會,會員(自然人)大約140萬;企業工會加上產業工會,會員人數不足70萬。《勞基法》爭議的聲量,卻遠比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大得太多。或許是因為水利會的會員,「又窮又老」——年齡偏高、農業產值又低。

日期: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