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第三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第三波共有211項結果
科技

王長怡上火線》端第三劑抗體數據 疫苗受阻30天捲土重來 聯亞提三大補強證據 再拚EUA重審

從最早三家新冠疫苗開發者中脫穎而出,聯亞生技以未上市生技公司姿態,與高端疫苗同步推進到二期臨床試驗,卻未能跨過EUA關卡。投入免疫領域四十八年研究的王長怡,此刻要如何布局這支疫苗的未來?

日期:2021-09-29

大盤解析

【麥克連】20210924盤勢分析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9-24

大盤解析

【麥克連】20210910盤勢分析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9-10

焦點新聞

北市今僅一例確診、疫苗覆蓋率27.8% 柯文哲:呼籲市民接種疫苗,不要「挑三揀四」

全國今 (17)日新增8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三級降級」的可能性大,而在新增8例中,台北市有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確診的案例,並非不明感染源,顯見台北市的疫情也有趨緩之勢。不過,柯文哲提醒,不用對此感到太興奮,因為如果要達到「清零」目標,需要2個周期共28天的時間,確診數都「+0」才算達成,目前「行百里半九十」,最後一哩路是最困難的。

日期:2021-07-17

焦點新聞

疫苗登記只願意打莫德納?恐是選心酸的! 陳時中:釋出會以AZ為主

疫苗預約系統昨(13)日開放18歲至49歲以下的民眾登記,其中莫德納和AZ都願意施打的占最多,其次是只願意施打莫德納,而只勾選AZ的則占最少。對此,今日疫情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手上的莫德納已不多了!換言之,如果想施打到莫德納的人,只能在等等了(未來會不會到貨目前未知),目前疫苗意願登記釋出的疫苗,將會以AZ為主。

日期:2021-07-14

全台防疫報導

柯挺混打再度逆時中,狂逆風動機為何? 大數據揭動機其實很政治

本土疫情蔓延,全國三級警戒至今近2個月。期間,醫師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為疫苗政策、防疫措施,以及是否支持國產疫苗等,專業公共衛生議題數度槓上中央,台北市每日防疫記者會也頻爆經典金句。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警示疫苗混打有疑慮,柯文哲昨又為此再度逆風中央,並暗酸中央疫苗購買不力,說「如果疫苗夠的話,根本沒混打問題」。此話一出,再度讓公共衛生議題充滿濃濃政治味。本文整理大數據資料庫分析,結果發現疫苗與防疫政策其實很政治:疫情爆發初期的5、6月間,只要柯文哲與中央唱反調即可獲得網路聲量與支持,並與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負面聲量有相關;不過,在北農事件後,柯文哲相對難以「逆風」獲得網友支持。

日期:2021-07-14

全台防疫報導

當機解除!第三波登記至周四下午5點 接種簡訊按「出生年」發送 唐鳳:已登記者,現在也可改疫苗品牌

第三波疫苗意願登記已於今(13)日上午開放,由於瞬間湧入人數太多,導致登記平台大當機;對此,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當機狀況已經排除,民眾可放心登記,而之後三週都會先施打AZ疫苗,如果之前已登記的民眾想改疫苗品牌,也可趁這次第三波登記的機會進行修改。

日期:2021-07-13

焦點新聞

郭董發文:7周搞定BNT!1千萬劑德國直送,12歲以上何時打?5個QA一次弄懂

上海復星昨天晚間公告,證實子公司復星實業分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簽訂《銷售協議》,復星實業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托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採購BNT疫苗終於成真,這件事情反應出社會對疫苗的引頸期盼,台積電和鴻海不負國人眾望,終於取得疫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凌晨在臉書透露心聲,他說從5月23日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至今天剛好7周,這段時間他自知責任重大,阻礙重重,惟採購團隊始終抱持希望,對大家期待疫苗的焦慮,他與團隊都感同身受,很欣慰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日期:2021-07-12

全台防疫報導

揭秘傳統市場運作潛規則》攤商造冊打疫苗 真能換來微解封? 農產運銷專家這樣預言

全台三級防疫警戒實施逾一個半月,各行各業衝擊大,許多人都希望快解封,讓生計有著落。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昨在擴大防疫會議上,因應許多縣市的疫情的條件已經趨緩,建議指揮中心訂出各行業管制措施管制原則,若有特殊狀況、群聚熱點區則採取社區圍堵,可望鬆綁目前嚴格的防疫措施。由於全國為「一日生活圈」往來密切,傳播風險仍在,尤其傳統市場攤商因拍賣、供貨應鏈往來密切,台北市近期北農轄下批發市場、虎林與永春零售市場的群聚感染是否能確實控制、找出感染源予以清除,成「微解封」最大變數。對此,曾任職北農多年的農產運銷專家焦鈞預言,傳統市場運作高度仰賴「潛規則」,導致造冊管理與匡列執行困難,將產生高度不確定因素,即便12日微解封,社區恐有「零星爆」。

日期:2021-07-06

健康

想等莫德納或BNT?前台大醫師看「AZ疫苗長輩迷思」:5理由告訴你,為何年紀大反而更該優先打AZ

關於疫苗,最近發現一個令我驚訝的事情:資訊完全不對等!有些在醫生界早已變成常識的事情,結果民眾完全不清楚,仍然被錯誤的媒體資訊帶著跑。結果接種率越來越低,這實在不是件好事。我決定,來寫一篇簡單澄清文好了。

日期: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