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節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節電共有228項結果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25期︱添財、進福、金旺投資組合的調整與建議

台股在歷經反彈約1400點後,再度憚於美國升息急急如律令的恐懼,吐出超過1000點的漲點,下修壓力再度湧現。許多存股族不禁大嘆,已經跌到懷疑價值投資哲學、甚至懷疑人生的地步。我們趁這個氣氛低迷之際,檢討「添財」、「進福」與「金旺」這三種投資組合去年推出迄今的績效狀況。同時來探討有沒有需要檢討與調整的地方。

日期:2022-09-21

科技

10年投5645億 台電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杜絕大規模停電事故再發生

因應303事故造成全國性停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國內電網系統穩定,台電今(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將於10年內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10大面向,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以及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台電表示,過去電網朝整合以增加效率,未來採分散以提升韌性。此計畫透過電網分散、提升設備穩定及阻止停電事故擴散等作為,將可降低全國性停電事故發生機率及縮小停電影響範圍,力求杜絕大規模停電再發生。

日期:2022-09-16

科技

「台積電每用1度電生產半導體,可幫世界省下4度電」 劉德音:製程愈先進 產品省電效能愈高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14)日在SEMICON Taiwan 2022國際半導體展發表的錄影演講中表示,台積電估計,在生產半導體生產時每用一度電,就可以為全世界省下四度電。不僅如此,根據台積本身計算,以目前是量產主力5奈米製程生產的同一種產品,能源消耗只有以28奈米製程生產相同產品的7%!劉德音表示,隨著台積電先進製程邁向3奈米,能耗水準只會更高,也就是耗電量更低。

日期:2022-09-14

焦點新聞

當六千人跨出了自綠的第一步,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8月20、21日今周刊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辦的2022第一屆《自綠生活節》圓滿落幕,為期兩日的活動共吸引六千人次到場參加,蒐集超過一千個寶特瓶空瓶。自綠生活節不僅提供了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還能用行動,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2-08-25

理財

創新ESG行動方案!花旗銀行發起全台首例「公益碳權」 助公益團體汰換燈泡,10年省130萬電費 減碳180噸

氣候變遷為全球帶來重大挑戰,淨零碳排隨之成為從企業到政府倡議的主流趨勢,花旗集團也早在2020年公布其2025永續發展策略,也在2021年承諾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以此發揮身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該有的影響力。

日期:2022-08-12

政治社會

尖峰用電首度突破4000萬瓩創新高,台電:產業用電暴增,但供電無虞,盼民眾節電

連日高溫,今(7/20)日用電量刷新歷年紀錄,台電表示,今日全台多處天氣高溫炎熱,加上防疫及暑假期間民眾居家增加空調用電,且產業用電持續提升,連帶助長用電需求。今日尖峰負載出現在14時23分達到4030.1萬瓩,不僅創下歷史用電量新高,更是首度突破4000萬瓩。今日備轉容量458萬瓩,備轉容量率約11.35%,維持供電充裕的綠燈,其中太陽光電於尖峰時刻發電出力達461萬瓩,約佔尖峰負載達11.4%。

日期:2022-07-20

生活消費

熱翻了!尖峰用電今逾4000萬瓩破紀錄...台電:4大NG行為不要做,收到電費不會破表!

編按:天氣悶熱加上暑假到來,今(7/20)用電量創史上新高,突破4000萬瓩,台電表示,由於產業接單暢旺與暑假學生在家開冷氣,因此用電量創史上最高紀錄。根據台電網站顯示,今天下午約13時30分,用電量達到4010萬瓩,刷新史上最高紀錄,不過整體供電仍有餘裕,備轉容量率可維持在10%附近。

日期:2022-07-20

科技

搶入RE100拚淨零碳排、合推商品發揚聚落亮點 堅持永續理念 葡萄王力爭ESG模範生

全球ESG永續議題風起雲湧,一家好公司的標準,也正在重新定義中,除了營運基本面外,永續面也同樣要兼顧。葡萄王超前部署的經驗,值得借鏡。

日期:2022-07-20

國際總經

台灣大未來》大肚山下騎機車5分鐘就能找到異業合作機會!王美花:要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不是只會做半導體

面對通膨升溫、氣候變遷,以及俄烏戰爭造成的地緣政治風險,各界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關切程度,也與日俱增。對於台灣產業在上述情境下的發展,經濟部長王美花,今(29)日出席「2022台灣大未來:黃金十年 預見2032的台灣」國際高峰會時表示,在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下,相關產業範圍正持續擴大,她舉例,「大肚山下,機車騎5分鐘,就可以找得到異業結合了,全世界很難找到這種地方,只有台灣有這樣的優勢。」王美花強調,台灣必須從自身強項往外擴散,「讓全世界看到,我不是只會做半導體,還會做各式各樣重要的產品,電動車零組件、5G,甚至低軌道衛星,都會用到台灣最擅長的資通訊產品。」

日期:2022-06-29

政治社會

工業用電不反映成本 傳產龍頭呼籲回歸市場機制 電價凍漲 為何恐讓台塑吞破百億損失?

2022.06.29編按更新:經濟部6/27宣布,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定,將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5%。台塑集團一開始即表態反對政府凍漲政策,如果純粹站在「利己」的立場,政府不漲電價,企業的營運成本將被壓低,為什麼作為台灣第一大用電與碳排大戶的台塑集團要支持電價調漲?一切要從王永慶當年「萬事不求人」布局說起......

日期: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