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再摸不著,這場由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構成的AI場域經濟,市場規模十年內上看四.三兆新台幣,不僅推動供應鏈商機,更將徹底重塑人機互動新世界。
日期:2025-05-21
宏碁共同創辦人邰中和已七十四歲,但仍持續創業、把矽谷技術帶回來,希望在台建立AI軟體生態圈。這延續近五十年的使命感,讓他不斷站上科技革新巨浪,希望世界看見台灣產業有比肩國際的實力。
日期:2025-04-01
(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美國連鎖超市內,一名父親拿著一疊嬰幼兒用品廣告傳單,氣沖沖在櫃檯怒吼「別再寄這些廣告給我女兒,我女兒沒有懷孕!」殊不知,因為超市內採用AI演算,從購買習慣推論出他女兒懷孕才寄發廣告,但這也讓女兒隱瞞父親懷孕的事情,因此揭發。AI確實便利好用,但 隨著AI日益發展,被大家忽視的AI黑洞可能會吞噬這個世界。
日期:2025-03-18
(今周刊1468)DeepSeek開啟AI模型新戰局,科技巨頭逐鹿AI中原,將帶給人類社會哪些生活改變?今年會有哪些新技術,又將帶來哪些新應用?一文拆解全年AI趨勢。
日期:2025-02-05
(今周刊1468)掀起科技界軒然大波的DeepSeek,5秒產出右上這段自身崛起的描述,用詞活潑、中文造詣高,甚至帶著一點中國網文的誇張情調,展現它與原生英文的ChatGPT、Gemini模型,截然不同的特色。扒開應用層面、向下探討模型,DeepSeek在天才工程師梁文鋒的帶領下,找到低成本「配方」,並且開源供載,讓企業串接費用只要OpenAI的3%,打破只有科技巨擘們才玩得起AI模型的局面,預計掀起一波企業「跳船OpenAI」的風潮。但另一方面,DeepSeek開啟低成本模型的新時代,未來歐美將會出現更多類似模型,讓生活裡的裝置都有機會實現「AI化」,不論是更多的AI App、穿戴裝置、機器人、自駕系統等,AI進程都將加速。
日期:2025-02-05
傳輝達創辦人黃仁勳預計本周抵台,將和「輝黃概念股」的科技業大佬餐敘,並參加輝達台灣分公司尾牙,專家認為,可望加持六大類輝黃概念股的股價,包括AI伺服器、顯卡、AR眼鏡、機器人與自駕車、矽光子、AI電腦等。
日期:2025-01-14
(今周刊1464)不同於輝達GPU這類通用晶片,由一線雲端服務業者與博通、世芯-KY、聯發科等攜手打造的ASIC,正是各大雲端業者,試圖擺脫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的最佳利器。
日期:2025-01-08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台北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站在總部的彩虹拱門前,宣布蘋果正式觸擊生成式AI新時代,「Apple Intelligence,強大的全新個人智慧系統,將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而iPhone16(以下稱i16),是蘋果首款為AI而生的手機。」
日期:2024-09-11
(今周刊1447)儘管挾著AI熱度登場,蘋果新機卻從來沒有像這一次,預測雜音紛陳,保守、樂觀分歧不定。樂觀派說,全球有3億支蘋果手機超過4年未更新,預判iPhone16登場,將帶動一波大換機潮。保守派則拋出懷疑論,「AI應用吸引力還不夠強,市場過度樂觀了。」3億支,以平均每支4萬元換算,意味著12兆元的換機商機!夢幻換機潮能成真抑或落空?甚至,攸關蘋果未來轉型布局,連供應鏈、對手都翹首關注。
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