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納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納粹共有177項結果
國際總經

老大、老二之爭劇情未了—中美面對的是世紀角力

中美不是貿易之爭,也不僅是科技之爭,而是一場全球影響力之爭,是老大與老二之爭。如同陶冬說的,恐怕在他有生之年,也看不到結果。

日期:2019-06-05

最新觀點

希特勒拿來迫害猶太人的「滅種藥」 竟成今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的救星

Dienogest大名如今在全球醫界如雷貫耳,源起卻要追溯自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領袖希特勒對散居歐洲各地的1100多萬猶太人下達了「滅種」指令。

日期:2019-04-10

政治社會

台灣瀕臨「亡國」?呂秋遠:台灣的體制與人,都不是短時間竄起的小丑所能摧毀

莉絲(律師),我最近亡國感好重,沒有雙重國籍也沒錢移民,怎解?

日期:2019-03-27

聰明理財

你隨口一句話,客戶上千萬損失!為什麼人們那麼相信專家的意見?

人們在面對專家或老師,通常都會有種莫名的尊敬、信任甚至是服從的心態,這點在華人社會中更是如此,我們從小在學校就被教導要無條件服從老師,不能質疑老師的教導,長大之後這種尊敬、信任與服從的心態更是擴及到了各種專業人士身上,彷彿只要被冠上了專業人士的標籤,這個人所講的話就是真理。

日期:2019-03-15

國際總經

「懲處加害者必要且重要」德國記者作家史坦格談轉型正義:隱瞞黑歷史,社會不健康

唯一可以從德國學到的經驗,就是德國犯過太多錯誤,千萬不要重蹈覆轍」,36歲的德國作家史坦格被問及轉型正義議題,直接了當地表示,懲罰加害者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件事,不僅是法治系統有在運作,展現對受害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正視真相,法院公開判決能建立集體意識,不論是否處於戰亂狀態,不該做的事就是不該做,並稱「暗藏一絲歷史汙點,都不利於社會健康」。

日期:2019-02-21

政治社會

罷工前要先預告嗎?職業工會可以罷工?看勞資爭議法怎麼說

2019農曆春節的機師罷工,至走筆為止仍持續進行中。對台灣而言,彷彿war like no other-史無前例的戰爭,來自於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時的新興戰爭型態描繪。此次罷工,引發軒然大波,各方熱議,對於法秩序已存在罷工權保障少說30年(如果追溯至1929年則更是行之久遠,我們謙虛一點,從民主化以降起算),對於2016空服員罷工仍記憶應猶新的台灣社會來說,確實耐人尋味。|

日期:2019-02-12

個人成長

不抓壞人時,他們在幹嘛?漫威之父 Stan Lee:充滿弱點是英雄的迷人之處

漫威宇宙之父Stan Lee在去年11月離開人世,但他的精神藉著筆下的超級英雄繼續陪伴著人們。

日期:2019-01-21

政治社會

外媒曝官方版「再教育營」 在台德國人:噁心宣傳猶如納粹

外界對於中國在新疆興建的「再教育營」有諸多傳聞,而美國之音日前釋出一段最新影片,內容為中國官方安排外媒入內參觀內部受訓狀況,有學員接受訪問時表示,是自願參加再教育營的,而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認為,這是中國掩蓋他們對最近發生的強行大規模關押所編造的謊言。一名在台灣中研院工作的德國人戴達衛則指出,「對我們德國人而言,這種噁心宣傳非常眼熟。」

日期:2019-01-10

情感關係

老謝:這三部好電影讓人體會民主與自由的可貴

我喜歡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特別是歷史有關的電影,很少會跑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我,今年看了三部,一個是1973年出版原著小說的「一袋彈珠」,這部敍述猶太家庭逃避納粹搜捕的驚心動魄過程。

日期:2018-12-31

情感關係

人生像彈珠,在撞擊與滾動中前行!

通常看電影,看過就算了,很少會回頭再把原著找來看一次,但這次我在誠品台東店買了「一袋彈珠」,把電影中的情節和書中的細節再比對一下,又有另一種感受。如果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不妨來看看這本書,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可貴。

日期: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