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經濟狀況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濟狀況共有588項結果
教育

從小家裡寵成小公主,到學校卻變沒朋友的可憐蟲…鍾欣凌:別為鳥事死要面子,我終於學會不再討好

編按:鍾欣凌在獲得54屆金鐘獎女主角獎時說:我是諧星,我會演戲。這句感言不但贏得台下熱烈掌聲,也為自己的演藝工作做了「幽默與轉念」的註解。她說:「一直以來,身為諧星很習慣用幽默化解情緒,看事情的角度不要太鑽牛角尖,負面情緒就降低了。」「就像小時候被講大摳呆會很受傷,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這件事,但長大後發現沒什麼大不了,攤開自己的缺點、調侃自己,別人就不會繼續在這個點上作文章。」在角色中遊走,點點滴滴呷苦當呷補,鍾欣凌領悟死要面子,只是鳥事。她慢慢找到幽默是自己情緒的停損點,轉念是壓力解鎖良藥。如果逗人笑是最舒服的表達方式,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

日期:2024-01-17

全球股市

日股2023年演出大驚奇,現在上車來得及?四大理由告訴你不該再錯過

2023年接近尾聲,檢視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漲勢,日經225指數漲幅近3成排在前段班,點位也攀上逾30年來的高點。沒搭上此波日股飆漲列車的投資人可能在問:「現在上車來得及嗎?」專家用四大理由告訴你,這次不該再錯過。

日期:2023-12-30

個人成長

面臨人生第一次「被失業」 ,真的是你不夠好嗎?被資遣代表自己能力不夠嗎?…過來人告訴你該如何轉念

如果你曾憂心自己達不到理想標準、不斷自我責難,《他們很厲害,但我無敵可愛!》將會是你我的解放宣言。平凡,就是最棒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不再藉由他人讚美認可自己存在,也可以在羨慕、認同他人能力時回頭看看自己,其實也「無敵可愛」!

日期:2023-12-28

台股

2024定期定額看過來!永豐金、第一金、合庫金...10檔金融股2023年受委屈了!明年這2檔最可能大漲

最後整理一下我的看法,根據2022年、2023年目前的表現來看,再考量2024年停止升息的可能性,甚至有機會出現降息,個人第一首選是永豐金...

日期:2023-12-27

國際總經

蕭美琴專訪》戰貓精神就是隨時保持台美中「平衡感」!談台積電建立讓人信賴的品牌:有利台灣佈局全球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其外交專業角度出發,闡述眼中的美中、兩岸、台美等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地緣政治,並延伸觸及經濟安全、國際與兩岸局勢。

日期:2023-12-26

國際總經

Fed利率不動、發出最明確信號:明年展開一系列降息「至少降3次」!一文讀懂鮑爾4大想法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3 日) 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5.25%至5.5% 區間不變,並發出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信號,即明年將展開一系列降息,意味著過去一年多來的激進升息行動或許已經結束。聯準會最新利率聲明與鮑爾記者會重點摘錄如下:

日期:2023-12-14

政治社會

「醫師被騙2、3千萬,怕丟臉不敢報警」侯友宜提打詐3解方:若當選「3年掃蕩一半詐騙」

政府將打擊詐騙當成重要任務,各界關切,也成為明年總統選舉重要議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週四(12/7)宣布打詐策略,並宣示若他當選,就要開始大掃蕩,第三年要把詐騙壓到剩一半。

日期:2023-12-07

傳產

月薪1500元光房租就500元...茂盛醫院創辦人憶當住院醫師的清苦:那是得精打細算才能過活的日子

實習結束後,開始攸關一生的選擇—以喜歡的專科做為未來行醫的奮鬥戰場!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在熱門的內、外、婦、兒4大科當中做選擇,這也是最令人煩惱的時刻。

日期:2023-12-02

國際總經

塑膠完全循環化,總投資需超過1.4兆美元!石化與塑膠循環市場進入新篇章,挑戰有哪些?

為探討塑膠循環促成永續發展的新趨勢,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區石油化學同業公會、台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舉辦「聯動共贏—石化與塑膠循環市場新篇章」論壇,由李長榮化工公司副總經理林欽洲擔任召集人。論壇邀請了東南亞聚烯烴(Southeast Asia Polyolefins)總監JP Nah、循環塑膠服務公司總監Jonny Goyal、東南亞苯乙烯和ABS總監Daniel Siow等業界重量級嘉賓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經驗。

日期:2023-11-29

教育

小六生才拿新iPhone又吵出國玩,絕食逼爸媽「沒錢去借」…教育太失敗?3個父母該知道的事!

父母不斷滿足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是在幫助他們,反而可能是傷害,有位媽媽就因此感到心力交瘁,她發文表示,先生是產線作業員,她是家庭主婦,薪水只夠維持家用,先前買了iPhone給讀小六的女兒,但孩子生日許願要出國,只因為同學先前連假都有出國,甚至以絕食、自殘威脅,更直言「沒錢可以去借,以後再還」,讓她感到心累。對此,心理師表示,用物質來表現愛,得到的結果往往是被認為理所當然要擁有,認為都是應該的,一旦習慣這樣的模式,當父母無法滿足需求時,就變成父母的不對了。

日期: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