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總公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總公司共有683項結果
政治社會

從山到海,看見台灣6個翻轉地方的生命力 一種幸福叫創生

(今周刊1406)這是一項沒有期程的長遠行動!

日期:2023-11-29

科技

打入IAE、勞斯萊斯、奇異全球供應商體系, 蓄積維修動能,安博台灣每年業務成長超過30%

全球航空業引爆換機潮,安博台灣維修能量涵蓋普惠、奇異、勞斯萊斯等各型發動機數百樣零組件,正準備大展拳腳,把握這難得一遇的新商機。

日期:2023-11-23

生活消費

全台第一間「麥當勞」暫關閉!陪伴40個年頭,一張照片喚醒老台北人記憶...難忘咬下第一口大麥克感動

你知道全台第一間麥當勞在哪嗎?答案是位在台北市民生東路、敦化北路口的「麥當勞台北民生餐廳」。陪伴台北人近40個年頭的麥當勞民生餐廳,近期發布公告表示為提供更舒適的用餐環境,將於11月14日下午2時起暫時閉店整修。對此,麥當勞業者證實此消息,也說預計年底前會恢復營業。

日期:2023-11-16

科技

「沒有他,就不會有台積電!」92歲張忠謀獲第一屆李國鼎獎 回憶與台灣科技教父往來 致詞太長被張淑芬提醒講快一點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11/9)榮獲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頒發的第一屆李國鼎獎,下午在會場可說是科技產業巨頭的大集合,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產業大咖都來祝賀,總統蔡英文更親自出席。李國鼎在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12年任內,奠定了台灣科技業的基礎,因此有台灣科技教父的稱號。92歲張忠謀回憶與李國鼎的多年互動經驗,強調在1980年代若非李國鼎的堅持,就不會有今天的台積電。張忠謀上台致詞時講話不快,又要回憶諸多與李國鼎的互動歷史,被坐在台下的夫人張淑芬提醒該適時結束。張忠謀反問大家要不要繼續「聽故事」,搏得在場聽眾的笑聲及掌聲。

日期:2023-11-09

科技

台灣生技資本市場熱、外商計畫來台掛牌,產業要如何抓住未來機會?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週三(11/8)舉辦經濟與生技趨勢論壇,邀請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美國圖策智能科技執行長林清詠以及台灣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參與對談。

日期:2023-11-08

科技

「創辦人過世後,5年有4年都賠錢!」友訊董座上任800天的重生實錄:讓品牌變成中國ODM太可惜

友訊曾是台灣最重要的網通品牌,但在2020年前5年間有4年虧損。台鋼集團入主後,讓友訊連最難獲利的美國,也終於開始賺錢。

日期:2023-11-07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Aesop領頭支持在地社企 攜手SHES旭思環保衛生棉共好

來自澳洲墨爾本的保養品品牌Aesop,從產品製造本身到銷售行為,以簡單不複雜的保養哲學,成為ESG的實踐家。尤其台灣的永續行動,讓總部也驚豔。

日期:2023-10-31

理財

軍公教夫妻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子女,不一定能回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日期:2023-10-17

傳產

新興生活圈租金成本低 誠品、威秀插旗新店裕隆城 四千億百貨大戰 新舊玩家開打

九月二十八日,歷時三年打造的裕隆城正式營運,耕耘信義區多年的誠品、威秀為何都要插旗新店?誠品又要如何放下文青包袱,貼近大眾市場?

日期:2023-09-27

科技

「大商社年收入數百萬元,竟想不開跳出來創業?」他37歲開日本第一家「宇宙商社」 如今要幫台灣科研首次登陸月球!

現年43歲的永崎將利(Masatoshi Nagasaki),是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BD的共同創辦人暨社長,該公司又被稱為日本第一家「宇宙商社」,對想要利用太空的任何組織或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立六年的Space BD,如今已經是資本額11億日圓(約2.4億台幣),員工50人的企業,且其中三分之一(近20人)是工程師,從火箭工程師到衛星工程師都有。從協助尋找各國的商業火箭服務,幫你把衛星打進太空;或是幫你把科學儀器運到國際太空站(ISS),在微重力環境下做科學實驗,Space BD都能做到,而且已經有協助台灣學術機構的科學實驗上太空的實績。但撇開這些不談,若打開永崎將利的背景,他似乎完全不符合日本社會的主流價值。永崎在日本五大商社(大貿易商)之中的三井物產工作了十年,生活無虞、前途有保證,但卻在33歲跳出來創業,而且是沒有先例可循、前途不保證成功的太空新創公司。為何他覺得,太空商業化的生意機會大好,台灣與日本在太空商業化的合作機會更不少?

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