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美國晶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美國晶片共有137項結果
科技

股王肉搏》百人小廠靠伺服器登股王 兩個商場失意人起的頭 信驊林鴻明:對手進不來 這個市場可望贏者全拿!

這波伺服器幾乎傲視所有電子產品的高成長率,催生出台股新一代股王挑戰者信驊,這家聚焦伺服器晶片的公司,究竟是怎麼橫空出世的?

日期:2022-04-27

國際總經

全球晶片荒!不只國內缺人才 日媒曝:「AMD、Intel 都到台灣搶人」

全球晶片荒,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缺口擴大,不僅台積電、聯發科都在搶人。據日媒《日經亞洲》報導,連高通、英特爾、AMD 等國際大廠,也都跑到台灣擴大研發團隊,台灣半導體人才短缺前所未見。

日期:2022-02-19

科技

二百字聲明稿「誠意不足」 它真的在乎台積電? 找回製造靈魂 英特爾欲劫七千億補助

今年二月英特爾新任執行長上任後,近來不斷在言語上「指教」台積電,使他最新的台灣之旅備受關注,未來自家晶片還得靠台積電幫助的他,究竟在想什麼?

日期:2021-12-15

科技

昔說「台灣不是穩定的地方!」 英特爾CEO訪台「改態度」:台積電的成就很了不起

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昨(13)日拜訪台灣。基辛格搭機前拍了一則影音,分享此次來台的想法,一改他日前嗆「台灣不是一個穩定的地方」,盼美國政府別補助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態度」。影片中他大讚台積電成就了不起,更提及與台積電的合作,希望與台灣是「緊密合作夥伴關係」;最後還強調,將會投資台灣。

日期:2021-12-14

國際總經

為何日本願豪砸1000億台幣 大手筆補貼台積電設晶圓廠? 這要從兩年前東京大學挖角他說起

就在本月14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證實,將赴日本設廠的計畫後,當天傍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宣布解散國會眾議院後的記者會上提到,台積電日本投資案將達1兆日圓之譜。若根據之前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擬補貼一半建廠經費,就意味日本納稅人將拿出5000億日圓(約1200億台幣),這在日本史上是極少見的大手筆。日本媒體也曾報導,東京之所以能讓台積電點頭赴日設廠,緣由就是兩年前台積電與東京大學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合作案。值得注意的是,東大為此特別從慶應大學挖角,找來有「日本半導體3D堆疊技術第一人」外號的黑田忠廣教授,主導東大與台積電的合作計畫。

日期:2021-10-22

國際總經

中國複製不了台積電的秘密曝光!他從「3大霸凌事件」洩端倪 習近平的「誤判」恐自食惡果

自鄧小平改革開放40餘年以來,西方國家多認為中國會從極權主義走向更開放的經濟與社會,但沒人料到的是,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以一向強硬的手段「聞名」於國際,對外採「戰狼外交」、對內採威權控管,導致諸多爭議、衝突屢屢發生。有外媒直言,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來說,過去至現在一連串的「惡霸行為」,其實是會為自身帶來真正的危險,甚至是絆腳石的存在,從半導體科技產業便能一瞥端倪。

日期:2021-10-22

科技

走出台積瑜亮情結,聯電股價為何起飛?董座洪嘉聰接班13年哲學:「笑罵由人,默默練功」

聯電 被看扁的贏家在6月22日瑞銀舉辦的投資論壇上,聯電宣告今年第2季產能利用率百分之百,而市場最夯的28奈米產能,今年與明年都將可達到20%成長。漂亮的數字,吸引各路法人紛紛投注熱烈的目光。這是聯電闊別十多年來,重新享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愛。聯電曾與台積電並列「晶圓雙雄」,但一個早已是鋒芒萬丈的護國神山,而另一個卻默默在角落獨守成熟製程,忍受市場伴隨來的酸言與奚落聲。從角落重返舞台中央,這個距離有多遠?董座洪嘉聰點滴在心頭,但他說:無論好壞,笑罵由人吧⋯⋯。」熬了10多年的苦日子,終究,是到了盡頭!

日期:2021-06-23

台股

「缺貨、庫存低、調高售價」...台股回檔就有買盤 投資人要把握經濟復甦大行情

4月以來全球股市在疫苗接種率持續提升及經濟復甦下,延續3月的普漲格局,其中美股那斯達克、台股表現居前列,漲幅皆逾4%。

日期:2021-04-19

科技

聯發科賣奕力觸動台灣IC設計警鈴 神祕買家東博資本的盤算為何?

中國吹起晶片自製風後,台灣的IC設計公司奕力已悄悄易主,中國用面板攻半導體的新策略,目標正瞄準台灣領先全球的顯示驅動IC產業。

日期:2021-02-19

焦點新聞

台積電小心! 美半導體巨頭要拜登力拚3奈米以下製程

台積電小心了!全球晶片荒讓美國嘗到當初推動水平分工模式苦果,美國SIA(半導體工業協會)致信總統拜登(Joe Biden),希望提供稅務優惠及數以百億美元計補助,全力發展3奈米以下節點先進製程製造能力,擺脫現有先進製程只能靠台積電、三星困境。英特爾(Intel)、AMD、高通(Qualcomm)執行長均在信上署名。

日期: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