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股價大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股價大跌共有416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已成世界經濟最大黑數

近日中國疫情再起,上海、昆山相繼封城清零,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干擾,加上新創企業股價大跌、市值下滑,大型房企債台高築,房地產泡沫,中國經濟令人堪憂。

日期:2022-04-13

全球股市

長期財富出自熊市!如果你打算在10年後退休,就不該被嚇到...盤點:在空頭市場獲利的10種方法

空頭市場來襲時是很慘烈的。隨便問一位在1973∼1975年、2000∼2002年、2008年或是2018年短暫但慘烈的12月期間滿手股票的投資人就知道。截至2020年1月,市場創新高,熊市似乎正在冬眠,殊不知可能在大家不注意時到來,對措手不及的投資人造成傷害。為了減輕大屠殺的痛苦,把下嘴唇死命拉到前額,遮住雙眼不想看到慘狀。幸好熊市往往比牛市短,只要適當分散風險,就能安然度過,而沒有太大傷害。

日期:2022-04-11

國際總經

減資操作學

長榮減資引起市場雜音,歸根究柢,大家擔心的是貨櫃航運股是否能繼續一帆風順。減資其實是中性的,終究要回歸到企業競爭力與產業前景,若前途無量,怎樣都會受到青睞。

日期:2022-03-30

傳產

想從統一手中搶併家樂福?「不是我要不要買,是人家要不要賣」…momo:他們談不成我才有機會

對於量販龍頭家樂福的併購傳聞,富邦媒董事長林啟峰表示,就目前媒體報導看起來,比較明顯有機會的是有優先承購權的統一,「不是我要不要買,是人家要不要賣給我的問題。」他也說,如果人家第一順位真的談不成,才有第二順位的機會,這案子還要看一段時間。

日期:2022-03-30

傳產

是撈到飆股還是地雷股?14檔淨值低、現金偏低生技股要小心!創投提醒:兩個角度避免踩雷

法德藥現金水位不足問題已久,這也是每股淨值始終不見轉機的主因,導致輔導推薦券商更換頻仍,最終到無人敢接手的困境,只好撤銷興櫃買賣。

日期:2022-03-29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48期︱神基借券放空、巨路減資解析

神基近來因借券賣出激增,加上除息首日(3月25)股價盤中大跌3.5%,引起部分《存股助理電子報》訂閱戶的關切與不安。巨路(6192)宣布今年將配出4元現金股利之餘,還將進行10%的現金減資,每股退還10元股款。這對我們的影響為何?

日期:2022-03-25

國際總經

官方統計沒告訴你的後果:世代集體躺平 美國中概股陷歸零潮 中國新經濟心驚

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曾是創造財富與青年就業的聚寶盆,如今卻淪為落水狗,搞到財富縮水、失業大增,北京政府到底在想什麼?

日期:2022-03-23

國際總經

王雪紅入股這公司,竟也複製「宏達電模式」股價跌93%!謝金河:我還看到香港淡淡的哀愁

TVB的殞落:王雪紅夫婦慘賠這兩天,港股殺聲震天,疫情擴散失控,恆指跌破二萬大關,最低19416.77,已是6年新低,國企指數跌到6513.21,已經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紀錄,重量級的騰訊從775.5跌到330港元,阿里從309.4跌到80.25港元,美團從460殺到111.4港元,小米從35.9剩12.36港元⋯⋯這些重磅股都跌得讓人頭皮發麻。

日期:2022-03-15

理財

曾被朋友奚落,根本沒有追求報酬率極大化!施昇輝用超過13年持有0050、0056印證:高點這樣做才實際

台股表現尚稱穩健,不過盤勢大多還是在多空拉鋸,高檔盤整之際,投資人不妨慢下腳步,自我充電。《今周刊》介紹近3個月內出版的3本投資新書,包含ETF、存股與投資騙局的故事,趁228連假,投資人也可以翻閱幾本好書,重新擬定投資策略。

日期:2022-02-23

國際總經

美國升息循環啟動的思考 ——兼論北美車燈供應商聯嘉

全球資本市場經歷兩年大漲後,在面對升息預期下,雨露均霑的行情將成過去。未來一年,企業的獲利與成長性將備受考驗,「績效平庸化」成為首要面對的課題。

日期: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