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腎臟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腎臟病共有23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者恐重複感染?陳時中:可能性很高,「像流感一樣」…疫情高峰已過?「還要觀察2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五(5/20)公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9例死亡。對於本土疫情嚴重,指揮官陳時中多次表示,「台灣沒有醫療崩潰」,遭第一線醫師打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社區疫情往醫院蔓延,不少醫護人員確診需要隔離,因此有不少醫院有床位,但不夠人力執行醫療照護,「但實際情況沒有到崩潰情形。」

日期:2022-05-20

健康

小便後看一看 顏色、泡沫都是身體警訊 敗腎不分男女 先看尿液檢測五指標

你一天跑幾次廁所,每次上完是否就急忙沖水,卻從不仔細觀察尿液呢?但你知道,透過觀察尿液的顏色、泡沫⋯⋯等細節,可以盡早察覺腎臟問題。

日期:2022-02-16

全台防疫報導

新冠口服藥春節後將來台 張上淳曝「使用時機」:這7種人都適用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證實,新冠口服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藥物預計最快農曆春節後會抵台。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進一步在記者會上說明,藥物的使用時機以及適合服用的民眾。

日期:2022-01-12

科技

戰略篇》科技爭霸的下一步 電子七巨頭AI醫療新策略

智慧醫療產業之所以眾所矚目,在於台灣資通訊與醫療產業都是傲視全球的領域,「強強聯手」自然引人期待。台灣電子業巨頭競相跳入參戰,他們經過三年以上摸索期後,各自發展出不同策略,誰是現階段的領跑者?

日期:2022-01-12

政治社會

台灣新藥的兩優勢與四商機

一場疫情,為新藥產業帶來了新契機,台灣的健保體系及醫學研究皆首屈一指,在此優勢下,可從大數據分析、開發分工、老化市場及生活改善之四大商機展開新布局。

日期:2022-01-12

健康

「完全斷食法」減肥、抗癌? 還有「這些好處」! 醫:這幾種人別輕易嘗試

完全斷食可以排毒、減肥,甚至可以降低罹癌機率,真的嗎?而這樣的完全斷食適合每一個人嗎?

日期:2021-10-06

國際總經

有洋蔥!疫情線上教學「老師從不露臉」... 鏡頭一開「這畫面」讓全班哭了 藏身原因曝光

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不少上班族被迫居家辦公、學生則是遠距上課,以減少群聚接觸傳染;然而,有一名老師視訊授課時卻從不露面,總是以「黑屏」的方式現身,讓不少學生感到相當疑惑。對此,該名老師親自打開鏡頭釋疑,也曝光了總是躲藏在螢幕背後的原因。

日期:2021-09-22

健康

實用指引 其實,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 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高齡人生五大自救守則

想像一下,活到六十五歲的你,有超過三種以上慢性病、一年平均要看近三十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八.五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健康

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這5大「自救守則」不可不知

想像一下,活到65歲的你,有超過3種以上慢性病、1年平均要看近30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8.5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健康

台灣慢性病風暴》「若能早點投資健康...」心臟放了13根支架的施振榮領悟:「生老病死一定會有,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

慢性病無聲無息,所以往往被輕忽,卻是最要命的殺手。超過30歲的國人,有12%因它活不過70歲;生活無法自理的不健康餘命,也來到新高的8.5年。儘管如此,卻有82%台灣人自認健康!建立病識感,是對抗這個索命殺手的第一步。

日期: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