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膽固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膽固醇共有441項結果
健康

「29歲前,減肥毀了我!」從暴食催吐到3個月去了6次急診...她花2年聆聽身體聲音,31歲瘦了20公斤

減肥毀了我!這是作者金南喜29歲前的肺腑之言。 從小胖嘟嘟很可愛,但長大後,胖嘟嘟卻變成一件「丟臉的事」。15歲開始,她會先吃再催吐,結果卻種下殘害身體的後遺症。外貌至上的社會風氣,161公分53公斤的她第一份工作卻被說,減肥吧,再瘦一點吧。已經一天只吃一餐了,減肥強迫症讓她困在自己打造的地獄中……  25歲,因為那個男人說了一句說「現在這樣也很好」,她睽違十年,吃了一頓唯一沒有催吐的晚餐。但幸福從此降臨嗎?  為什麼努力減肥,卻對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為什麼努力運動,卻陷入瘦身地獄無法快樂? 13歲到29歲的盲從減肥,搞壞了身體也擊潰了自我形象。作者重新研究自己最需要的四組關鍵字:循環、代謝、消化能力、穩定荷爾蒙。她與身體「溝通」,停止高強度運動與不適合自己的減肥菜單,從最簡單的好好吃飯,到控制假性食慾的一日一點心;從喝水迷思到虛假卡路里,靠著改變飲食,兩年內減掉20公斤,更成功懷上雙胞胎。

日期:2023-06-28

健康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

健康

膽固醇降不下來嗎?他「愛吃1美食」險喪命 無毒教母譚敦慈曝「優質4食物」:健檢紅字消失

該怎麼吃才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呢?如果你是愛吃動物內臟,尤其是豬腦的人要注意了,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身邊有一位親戚平時愛吃內臟,對於自己有高膽固醇卻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發生心肌梗塞,雖然救回一命卻留下腦損傷後遺症。譚敦慈強調,平常飲食習慣除了要避開高膽固醇食物外,常吃4種食物也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

日期:2023-06-17

健康

每天喝燕麥奶「以為很健康」,膽固醇沒降血糖先飆高…醫曝「正確吃法」:4族群要謹慎攝取

現代人擔心膽固醇過高,又怕藥物傷害肝、腎臟,會尋求降膽固醇的食物療法,醫師表示,現已有5種食物被驗證可降低膽固醇,其中,燕麥要吃燕麥片,而非高升糖指數(GI)的燕麥奶,以免血糖劇烈波動,一名病患每天喝一大瓶燕麥奶,一段時間後,膽固醇還未見明顯改善,反而導致血糖飆高。

日期:2023-05-30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329期︱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對債券ETF影響

美國債務上限府會談判陷入僵局,隨著美國國庫現金即將耗盡,引發美國國債可能違約疑慮。這一期我們來分析這個問題,並推測對債市影響。

日期:2023-05-22

健康

「80歲高血壓不是病」 和田秀樹顛覆認知登暢銷書冠軍 專訪最懂爺嬤的日本權威醫 帶你打造 幸福老後

高齡化社會的日本,不少人開始關心老年人議題,但也不少人認為老年生活多是黯淡無光。和田秀樹說:「正確認識八十歲的牆,你就是幸齡者。」

日期:2023-05-10

健康

輕熟女、上班族7大族群吃的益生菌大不同!藥師揭作用與成份真相 補充益生菌「4類食物」也行

健康人腸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細菌共生體,超過100萬億個細菌細胞,涵蓋1000個不同種屬的菌株。很多人會把「排便順暢」和「促進消化」兩個混為一談,益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探討的是「減少腸道壞菌」與「整腸」的功能。「促進消化」則是指把營養素分解讓人體可以吸收攝取,適合補充的是消化酵素、鳳梨酵素、木瓜和奇異果酵素才能有促進消化作用,兩者有所區別,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日期:2023-04-24

健康

改善脂肪肝,吃巧克力與酒精真的有效嗎?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日期:2023-04-16

健康

不是地瓜葉!「高纖蔬菜排行」榜首是它:不只助排毒、解便秘,還能改善更年期不適

國人外食比例接近7成,尤其早、午餐比例最高,但用餐「老是在外」往往吃進過多油脂與醣類,又因蔬果攝取不足而缺乏膳食纖維。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缺乏膳食纖維易導致便秘、累積毒素,可透過高纖蔬果補足,除了地瓜葉、菠菜等「深綠色蔬菜」,牛蒡、香菇、黃秋葵與苦瓜的排名竟然遙遙領先。

日期:2023-04-12

教育

金魚記憶只有3秒?泡完澡手指皺皺的是因為吸收水份?科普達人破解:你一直誤會的生活迷思

我們都知道在洗澡時指尖和腳趾會變軟還會出現皺紋,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皮膚吸水後腫脹起來造成的。但不論是我們的手腳,還是身上其他部位的皮膚,這些全都是防水的。

日期: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