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臺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臺南共有37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BA.5秋後反撲!今本土+4萬6795例創3個月新高…怎樣才算「重複感染」一圖解析

中秋節後疫情反撲!指揮中心今(9/13)日公布新增4萬6795例本土個案,也是自6/23後、近83天以來新高紀錄,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以各縣市分布來看,仍以新北市9618例最高,接著依序是台中市6081例、台北市5619例。

日期:2022-09-13

焦點新聞

讓綠能賣到全世界!古都臺南如何蛻變成光電資優生?

2050 淨零碳排,是台灣從中央到地方一致的目標與決心,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陳凱凌陳局長論壇一開始即以「如何蛻變臺南?」做為開場,以「我們所有市府團隊要做得更好,讓市民過得更好」為願景,分享臺南在綠能產業一路走來的里程與努力。

日期:2022-09-13

教育

立志「每年救一個學生」的國小校長:他們雖然只是學校的0.1%,但都是家裡的100%

我從第一天擔任校長以來,便以「我的教育原頁」取代「我的教育願景」,目的在提醒自己:無論何時何地,總不要忘了教育的初衷。每個學生雖然只是學校的0.1%,但他們都是家裡的100%。

日期:2022-09-07

政治社會

強颱軒嵐諾太補了!狂吸水替台灣灌進「一座日月潭」 專家揭未來一週天氣變化

「軒嵐諾」颱風持續發威,目前再次增強為強颱,中央氣象局上午11:45針對全台15縣市發布豪雨、大雨特報,其中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更是發布大豪雨特報,呼籲民眾盡量減少外出。強颱「軒嵐諾」未來預計會朝北北西進入東海,午後對台影響將逐漸減緩,而這次「軒嵐諾」所挾帶的雨量也為各地水庫「解渴」,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全台水庫總共進補約1.2億噸水,大約是一座日月潭。

日期:2022-09-04

生活消費

地表最潮元宇宙行旅 2022光織影舞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當世界越虛擬,真實體驗也就越珍貴,嘉義市打造表最潮元宇宙行旅「2022光織影舞」,從平地、湖面下、高空3D維度體驗光影之美,水波蕩漾樹影婆娑,遊客化身星際旅人,在虛實交錯場域經歷一場科幻冒險,其中「新月漫遊」流光展區更刷新金氏世界紀錄,比彩寶更瀲灩比鑽石更魅惑。當城市成了最大文化美學展演舞台,為嘉義市街頭增添繽紛色彩與一抹溫柔況味。

日期:2022-08-31

全台防疫報導

BA.5來勢洶洶!時隔49天,本土再破3萬例,這縣市最多…昨逾5千人領口服藥,7/19以來新高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才說「BA.5疫情已經開始」,今(8/30)本土確診就突破3萬例,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萬148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1,178例本土個案及310例境外移入,新北市新增6631例,為全台之冠,這也是7月12日以來相隔49天,再次突破3萬例確診。

日期:2022-08-30

科技

打造氫能新經濟

氫是宇宙間最簡單、最普遍的化學元素,燃燒後的產物為水,沒有碳排放,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是終極潔淨能源,也是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拼圖。打造氫能新經濟,開啟淨零新時代!

日期:2022-08-18

全台防疫報導

BA.5下週要燒了!這區感染速度全國最快、停課標準將公布 王必勝:感染的幾乎是沒確診過的

原本表示國內疫情「只剩2週平靜的日子」,如今BA.5似乎已經悄悄從「台灣頭」開始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8/17)日表示,雖然國內疫情整體數字這週看來持平,但雙北確診人數已經開始在攀升,尤其新北市確診人數再度衝破5000例,推估下週起疫情將會上升,且北部會最快,「絕大多數都是還沒確診過的」。由於疫情可能會反轉上升,恰巧8/30適逢中小學開學日,教育部已與相關局處長會商,下週將公布停課標準。

日期:2022-08-17

政治社會

飛彈來了躲這裡?他操作「防空避難指引」 逃命地點讓人滿頭問號:空襲真要這樣躲嗎?

南部地區(高雄市、臺南市、屏東縣)27日舉行萬安45號演習,警方近期擴大宣導,呼籲民眾配合疏散避難,以降低真實空襲時傷亡。因兩岸情勢緊張,使得今年演習更受矚目,不過有民眾實際操作防空避難指引卻滿滿問號,質疑飛彈來了真的要這樣躲嗎?

日期:2022-07-25

科技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明年交棒宜蘭 以布局「興新亞洲」開啟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前景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模式與思維。今年於5月舉辦的《2022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便以「重健亞洲」為主題,聚焦於疫情後新生活,以及「淨零碳排」、「循環經濟」永續環境新思維,探討如何以社會創新模式,推行政治策略、商業經營、文化發展等行動方案。《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Asia Pacific Social Enterprise Summit)》是自2018年起,由行政院攜手民間社會企業組織,串連國內外產官學人士,一同探索亞太地區未來改變的契機,以及提供解決問題的「社會創新」行動方案。

日期: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