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舉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舉發共有136項結果
政治社會

我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分享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市場都管不好怎麼封城?林右昌:先依身分證單雙號「自主分流買菜」 不行就強制

全台確診病例未見趨緩,從近日確診者疫調可發現,各縣市傳統市場、大賣場、全聯...等足跡遍佈,迫使各縣市長出面疾呼,民眾出門採買務必小心再小心。對此,基隆市長林右昌今也在臉書PO文呼籲:防堵疫情擴散,非常時期,一切以防疫為重,請大家見諒!醫院要降載,減輕醫護負擔;傳統市場人流更要降載,降低密度避免群聚。同時提出希望基隆市民外出買菜可先依身份證單雙號自主分流,觀察1~2天,若效果不彰市府將強制執行。

日期:2021-05-30

政治社會

422世界地球日》直擊台灣海洋垃圾危機…這些「巧克力球」不斷毒殺我們的大海 政府每年花17億清海廢卻治標不治本

有些海變成了雲,雲壓得很低,然後細細落了下來,又變成了海。

日期:2021-04-21

傳產

憂收入銳減 文蛤養殖業盼保障生計

理想狀態下,「漁電共生」可讓光電業者、地主、漁民三方互利,但仍有漁民憂心政策朝向發電端傾斜,而產量易受日照影響的文蛤養殖業,就期待政府制定明確的遊戲規則,保障他們的生存權與工作權。

日期:2021-03-24

焦點新聞

12月新制懶人包》「攸關荷包」的4大重點 新制上路前你一定要知道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受到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12月起有許多相關新制上路,其中包括出入8大場所必須配戴口罩、汽車裝載貨物脫落等制度,若不聽勸或違規,最重恐讓荷包失血破萬元。除了罰則外,也有省錢出遊的小確幸,像是台北市及交通部祭出的「旅遊補助」與「春節疏運孝親專案」,民眾可以好好把握這些優惠。

日期:2020-11-26

國際總經

美股看好誰勝選?本周3件事決定股市後續表現 投資人最怕「這狀況」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11月3日)即將到來,金融市場波動加劇,10月道瓊工業指數累計下跌4.6%,創3月以來最差月度表現,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上月分別下挫2.8%和2.3%,連兩月走跌;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共有3件事,將對股市後續表現,造成影響,其中也包含投資人最擔心的「頭號風險」。

日期:2020-11-02

焦點新聞

黃偉哲沒戴口罩挨罰 民眾關心電話灌爆衛生局

哪裡沒戴口罩會被開罰?台南市長黃偉哲成為台南第一位不戴口罩而被開罰的對象,民眾關心電話灌爆衛生局防疫專線,「在電影院包場,結束後合照可以把口罩拿下拍照嗎?」「公司正評估辦理秋節烤肉,要戴口罩嗎?、「我要檢舉轉角超商民眾進去沒戴口罩,店家也未制止」,更多的是店家詢問:「萬一來我們店的客人沒戴口罩,我們會不會被罰?」

日期:2020-08-25

焦點新聞

彰化縣衛生局遭政風調查惹議!律師:不論調查結果如何,這事件都算是有貢獻

因為彰化縣衛生局對於返國的無症狀居家檢疫者進行採檢,衛服部長陳時中要求政風單位調查因而引發軒然大波,在紛紛擾擾中,的確有幾點值得探討的。

日期:2020-08-21

科技

港版那斯達克華麗登場 香港脫英返中

七月二十七日上線的恆生科技指數,一出生就展現香港代表指數的氣勢,是香港脫英返中里程碑。成分股沒一檔香港公司,而未來香港股市真正的成績,就是成為中國科技公司的海外集資中心。

日期:2020-07-29

政治社會

開發案糾結二十年未解 居民業主雙輸

一九九○年代,政府鼓勵民間投資東部觀光,許多業者也響應進駐。但隨著時代變遷,觀光飯店不再受歡迎,進退兩難的開發案,需要「政治解決」。

日期: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