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若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若干共有373項結果
焦點新聞

台灣申請加入CPTPP關鍵6問》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我們一定要防止中國先加入!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是台灣從事經貿談判的第1把交椅,過去10年也全程參與加入CPTPP的籌備工作。台灣申請加入CPTPP以後,鄧振中接受《今周刊》專訪,分析政府未來談判重點,以及面對中國搶先申請加入的對策。

日期:2021-10-06

ETF養錢術

【麥克連】20210822中國監管灰犀牛暨鳥籠經濟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8-22

焦點新聞

台灣大未來》「永續是沒有終點線的競賽」,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全球嚴肅面對4大議題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任後,致力推動台灣上市櫃公司與金融業ESG永續發展,今(18)日出席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全球重啟奪勢造局」活動,他強調「永續就是一個沒有終點線的競賽。」並指出,現階段全球永續發展,有4大需要處理的問題。

日期:2021-08-18

生活消費

別拿貼圖說早安,別用應付給問候

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一天裡無論哪時段起床,一週裡無論哪一天起床,都會收到來自於某些人、特定群組傳來的早安問候。內容儘管差異但千篇一律,而形式稍有變化但如出一轍,僅有圖、或有文字,或是一段勸世語,甚至是藉機評論時政、新聞;總之,了無新意,更無誠意!

日期:2021-08-05

國際總經

沒有子孫鬧分家、沒爭產、沒醜聞? 這家族坐擁2300億台幣財富、傳承七代! 原來有這些秘訣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23日在台化(1326)股東會宣布,就此卸下台化董事長職務。這等於台塑王家全面退出台塑四寶營運,不僅使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及王永在當年擘劃的「經營權及所有權分立」進一步落實,也使台塑王家的交棒規畫,再次受到外界注意。國內外的富豪家族常見子孫鬧分家、爭奪財產,或是不時衍生其他爭端或醜聞,但也有一些企業家族,少見上述這些負面新聞,其中之一就是估計財富總額超過2300億台幣的美國洛克斐勒(Rockefeller)家族。

日期:2021-07-29

政治社會

鄉間鐵皮屋下的台廠征戰東奧實錄:奧運登場 5G技術、計程車叫車AI儲存設備、專利花架…都有台灣製造

一波三折的東京奧運,終於要在七月二十三日隆重登場,這場疫情下被全球關注的超級體育趴背後,有多少台廠不為人知的精銳盡出?

日期:2021-07-14

產業動態

東元經營權延長賽延燒》邱純枝告小黃加重誹謗 更指「黃某人覬覦董事長大位」

東元經營權持續延燒,針對公司派發動兩波公開收購,直搗東元少主黃育仁大本營菱光與東友,黃育仁今(8)日質疑收購的正當性,並直指收購案受惠者是東元董事長邱純枝,也是媽媽口中的「壞女人」。邱純枝立即發出聲明,「黃某人對董事長大位之覬覦,做出如此不理性且不合常理的言論,深感遺憾」。

日期:2021-07-08

理財

利率連5凍!央行上修GDP成長率為5.08% 憂疫情恐引爆通膨、高債務、低利率風險

20210617編按:央行今天召開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因應主要經濟體持續寬鬆,預期本年通膨仍屬溫和,決議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停在1.125%的歷史最低位,連續五季利率不變。展望未來,央行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4.53%上修至5.08%,低於主計總處預估的5.46%。另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央銀行表示,美日等主要經濟體M2成長率遠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惟產出缺口仍為負,未來通膨值得關注,但更須留意高公共債務、低利率兩大風險,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已成重要課題。

日期:2021-06-17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台股

第一季獲利破表、好消息頻傳 貨櫃航運股還能追買嗎?

台股加權指數中的航運股指數自今年的低點往上至5月7日已經上漲約111%,其中以貨櫃航運股最為強勁,大盤指數僅上漲約16%。此時,還能買進航運股嗎?

日期: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