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華語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華語共有288項結果
政治社會

「跨國銜轉生」拍攝微電影築夢

什麼是「跨國銜轉生」?指的是居留國外或大陸地區而回臺就學的新住民子女,在父或母一方之原生地受教育一段時間,再回到臺灣受教育所發生的學習落差、生活適應或文化差異的現象;「跨國銜轉生」是當今臺灣社會需要被協助的青少年族群,亟需建立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系統。

日期:2021-07-20

科技

線上演唱會憑什麼賣四千 解密背後酷技術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演唱會、舞台劇、時尚秀幾乎停擺。所幸,娛樂表演轉型為線上展演後,不僅藝人重新握有曝光度,就連待在家中的民眾,也能用網路科技與偶像們線上團聚。

日期:2021-07-14

美食旅遊

四炆四炒 年節喜慶延伸出的美味佳餚

每逢喜慶佳節,客家人一定會備好三牲,以宴饗神明祖先。祭拜後的肉品,再運用炆、炒等方式搭配不同食材料理,發展出經典的「四炆四炒」,以及豬腳、爌肉、鹹豬肉、蒜泥白肉等,各式以豬肉為主的菜餚。

日期:2021-07-13

政治社會

布卡.蔴旮旮菉灣:接納、學習自己的文化,才會認同自己與族群

走過風靡雲蒸的原運年代,布卡.蔴旮旮菉灣從當年扶棺抗議的熱血青年,放下一切回到部落,擔任神職近20年。現今則是部落的族語推廣人員,帶領長輩、孩童重新說自己的語言,找回族群的文化與尊嚴。

日期:2021-07-08

政治社會

李明哲跳火坑出掌文策院:有挑戰的事才有趣

在KKBOX服務逾二十載的李明哲,原本要開始享受退休的悠哉了,卻臨危受命,接到擔任文策院院長的邀請。他明知這事難做,卻仗著一股氣魄接了下來,笑說「人生下半場開打啦!」

日期:2021-06-30

教育

博士哥哥獲2億癌症研究金,難怪王力宏說「我是我們家最弱的」...王力宏家族學霸一百年的秘密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世界華人周刊(微信ID:wcweekly)作者:周刊作者团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晨夕

日期:2021-06-07

生活消費

鄧麗君逝世26年了 盤點6首金曲追憶永遠的亞洲歌姬

今(8)日是「亞洲歌姬」鄧麗君逝世26周年,這幾天已經有不少歌迷到她長眠的金寶山「筠園」獻花,還有更多海外粉絲礙於疫情關係,改為線上獻花,汐止愛樂樂團也會到現場演奏,以「經典天籟 恆久溫柔」音樂會形式向鄧麗君致敬。鄧麗君生前唱過眾多跨時代、跨種族的經典歌曲,歌壇地位十分崇高,連資深音樂人李宗盛都封她為傳奇,為您整理6首代表作,回顧鄧麗君溫暖又細膩的好聲音。

日期:2021-05-08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職場

「好端端的,怎麼就吐釘子了?」金馬新導拍《南巫》:不平等待遇是大馬華人被下的降頭

張吉安溫柔地說鬼故事,他一點也不想嚇人,他想用最寫實真誠的方式,說位於馬泰邊界多元民族的家鄉事。

日期:2021-04-07

教育

強化國際防疫合作 中正大學偕印度大學團隊 建置智慧防疫系統

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中正大學臺印AI海外科研中心與印度展開合作,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共同開發智慧防疫系統,可以有效追蹤接觸史,印度SRM科技學院及附設醫院率先安裝啟用。雙邊研發團隊於3月24日舉行線上成果發表會。

日期: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