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藥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藥廠共有933項結果
理財

投資攻略 保瑞挑戰千元關卡 可望掀比價效應 政策、法案助攻 生技大軍吸金

近期在生技股王保瑞股價的帶動下,多檔生技股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展望未來,究竟還有哪些生技股值得布局?在操作策略上,該如何兼顧投資風險?

日期:2023-05-10

科技

藥廠轉型 大膽賣資產 換回一億投入新藥研發 國邑老藥新用 攻進孤兒藥藍海

國邑曾經在學名藥領域穩健發展,卻選擇打掉重練、往新藥領域開發。用七年時間,目前已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它如何找到低風險開發策略?

日期:2023-05-10

科技

蔡明興喊「生技潛力遠勝金融」、蔡宏圖旗下創投押3成、生策會新理事1/3是科技老闆… 市值飆破1.4兆! 市場大咖為何瘋生技?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話題人物

誰說台灣進不了聯合國? 這位傻醫生用義診讓世界認同我們

一位醫生,用堅持感動了一群醫師,27年來他們走遍了50個國家,累計1900多天義診,免費醫治超過30萬人。雖然在台灣很少人認識他們,但在國際提到他們卻響叮噹,而他們也是第一個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附屬組織的團體,他們就是「路竹會」。

日期:2023-04-27

健康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 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日期:2023-04-26

大盤解析

2023/4/26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4-26

理財

再說一次:Invest what you use

倘若不知道投資什麼,不妨遵循老掉牙的投資智慧吧!除了檢視自己近期的消費,也看看市場上的「you」都在夯什麼?

日期:2023-04-19

生活消費

富商夫與曾格爾爆不倫,元配開告、賈永婕相挺!她是公關界女強人,LV寶格麗DIOR都她客戶

編按:台灣女性登山好手曾格爾去年10月遭爆料與富商不倫戀,當時富商妻子、時尚精品公關女王—仲誼公關創辦人岳啟儒選擇在臉書貼文傾訴自己面對這一切有多悲傷。而最近曾格爾與岳啟儒間的你來我往在新聞不斷,岳啟儒在臉書發文認為曾格爾不實污衊及混淆視聽,嚴重影響個人及公司商譽,她說仲誼公關是殷殷實實的企業,在時尚精品圈經營多年而有信譽,從不做任何不正派的操作。「曾格爾污衊我報復她不簽經紀約而告她,她太抬舉她自己了,我再次聲明,經紀業務只佔公司不到2%營業額,當時是她主動來找我想簽約的。」至於侵害配偶權部分,岳啟儒說法院尚未作出判決,目前仍靜待第三次開庭審理,但曾格爾及其父親曾國良違反法官諭知不公開審理,單方面接受媒體採訪或在臉書發佈不實訊息與開庭內容,意圖藉此帶媒體風向,她和仲誼公司下週就會對曾格爾提出妨害名譽之刑事告訴。岳啟儒的好友、藝人賈永婕再次發文挺她,認為這是一個痛徹心扉的勇氣!「這是一堂告訴女人們要勇敢的面對才能勇敢走下去的一課」!賈永婕說,事情剛發生的時候曾經非常鄉愿的勸她也許不要採取法律行動,也許讓時間慢慢的來修復傷痛,也許不要知道太多事實就不會這麼痛。「但是妳告訴我:永婕,我一定要站出來,因為她這種人絕對不是第一次破壞別人的家庭,之後一定還會繼續。我不想看到其他的家庭受害,就算我的傷痛一定會一直重複的被撕裂我還是要站出來捍衛真理!做錯事的人必須受到法律制裁」!賈永婕提到,「身為一個女人、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我願意站出來,我就是挺,我挺的正正當當,光明磊落,我相信人品代表一切,我相信法律會給受害者一個公道」。今周刊在7月專訪岳啟儒的創業故事,18年來努力打拼、從一人公司成為30人的中小企業的故事,以下為專訪全文。(原文刊載於2022/7/25,更新時間為2023/4/6)

日期:2023-04-18

國際總經

「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辦!」 他說中國經濟短期有撐 但長期將比日本躺得更平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1980年代日本經濟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卻被美國接連以廣場協議及美日半導體協議這兩記殺招,封殺了日本邁向全球經濟超強的歷史來看,如今中國正在重演當年日本的經驗,卻依然感覺良好,也自認是世界強國。他直言,「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來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未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看著辦。」曾任《今周刊》首任總編輯的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則觀察,李強經濟學可望短期支撐中國經濟,但長期來說中國還是會走向日本經濟的老路,「而且中國經濟會比日本躺得更平,更久」。

日期:2023-04-10

政治社會

藥廠喊話》比較便宜的學名藥一樣有效 制度與迷思夾殺 台灣藥業大老吐心聲

缺藥問題當前,本可用來補上原廠藥缺口的台灣學名藥,卻難以發揮替代作用。為何學名藥不受民眾青睞?台灣製藥廠又面臨哪些不為人知的發展困境與挑戰?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