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處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處境共有12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與國際人權接軌 國家人權委員會由氣候變遷議題走入國際村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22、23連續2日舉辦「2023人權發展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氣候變遷與人權-國家人權機構的角色」。國家人權委員會(NHRI)陳主任委員菊致詞時表示,聯合國在去年7月間通過「享有乾淨、健康、永續的環境是一項基本的人權」之決議,我國就在今年舉辦相關議題的國際研討會,宣示我國努力接軌國際人權的標準;也希望透過研討會互相激盪,創造出更多國際間合作機會,讓人權跨越國界,共同來發揚人權普世的價值。

日期:2023-11-24

理財

台灣家族企業財力驚人,去年領走1兆股利!專家共探如何接棒才能「富過三代」

台灣家族企業財力驚人,整體市值規模逾0.82兆美元,今(22)日發布的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指出,去年台灣的家族企業共領走1兆元現金股利,但相較非家族企業,整體波動性較低,近十年波動度低於12.87,突顯家族企業面臨成長性不足危機。此外,掌門人平均年齡已高達68歲,第二代掌權近23年,並開始從第二代進入第三代。

日期:2023-11-22

生活消費

直播中/金馬60入圍影片劇情介紹、網路直播哪裡看...周處除三害、疫起、鬼家人最愛哪部?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25(六)晚間19:00,在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入圍影片中,以《五月雪》入圍9項獎項最多,《疫起》8項居次,《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富都青年》、《老狐狸》、《小曉》、《周處除三害》都各入圍7個獎項。另外,《白日之下》、《年少日記》則是入圍5獎項,《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本日公休》也都有4項入圍好成績。

日期:2023-11-20

政治社會

弱勢老少居住問題、憂鬱症與兒童心理健康…多元能力前進社福、發展社會服務新樣態!8機構獲頒傳善獎

「傳善獎」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協辦,鎖定台灣社福機構參加,今年邁入第9屆,週四(11/16)舉行頒獎典禮。獲獎單位議題多元,包含深耕弱勢老少安居住宅問題、教育面向、計程車司機轉型無障礙車長照服、憂鬱症患者與兒童心理健康、非洲赤貧及愛滋感染者等領域的8家中型社福機構。這些機構不僅是社會大眾善心捐款的最佳選擇,更是企業具體實踐ESG目標的最佳合作夥伴,會中並邀請中華民國社會事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陳淑蘭進行專題演說。

日期:2023-11-17

職場

企業經歷對創業與投資者的重要

創業成功者若沒有企業經歷,就無法理解企業經理人與接班人所面對的處境與需求,同時也因為缺乏高階經理人的人脈圈,而不能進一步取得關鍵技術與人才,以及收購策略。

日期:2023-11-15

國際總經

美國消費出奇暢旺 經濟不著陸 ——經濟成長果實獨厚大企業

美國商務部公告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高達4.9%,跌破專家眼鏡。貨幣緊縮效果使多數中小企業受害,大型企業卻幾乎沒受到影響;經濟增長的果實預期將分配更不平均。

日期:2023-11-08

理財

退休後最可怕是錢花完人卻還沒死!離職老前輩教會我的人生智慧:投資並不是選擇,而是生存

我從2004年開始投資,把能讀的相關書籍和論文都讀過了,我也寫了投資相關書籍,也曾和別人共同翻譯過外國的投資書籍。不久之前,我仍能把投資當成興趣,就算周圍的人對投資沒有興趣,我也不在乎。畢竟,每個人的興趣不可能都一模一樣。

日期:2023-11-08

國際總經

通膨是什麼?通膨會重傷股市嗎?以古鑑今,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熊市啟示錄》藉由回顧和剖析美國股市百年來的四次大熊市——1921年、1932年、1949年和1982年,精準拆解了股市、債券市場、央行利率調控、大宗貨物價格、上市公司基本面,與宏觀經濟指標等各項數據,在龐大繁雜的市場資訊中化繁為簡、理繩索引,為讀者回答投資界的大哉問──我們到底進入熊市了嗎?

日期:2023-11-03

生活消費

病危女嗆「活著出院告醫師」,他嘆:救人一命卻收傳票...從活菩薩到罪犯,台灣為何被告率世界第一

醫護人才逐漸流失,人力缺口也讓醫護負擔越來越重,醫療糾紛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其實台灣醫師已成為「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為什麼台灣醫師犯罪率特別高?因為技術、醫療品質特別差?還是另有原因?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享,一名病危女病患質疑主治醫師的判斷,揚言「若我活著出病房一定要告他」,甚至揚言聯絡媒體公開此事,讓蘇一峰無奈嘆:「醫護救人一命得到法院傳票一張」。

日期:2023-11-02

政治社會

法國政壇首位「被出櫃」同志 從17萬人遊行見證台灣性別平權 走過人權暗黑 巴黎副市長的 「倖存者」告白

法國巴黎副市長來台參加同志遊行,也與台灣交流數十年從事人權倡議工作的經驗。走過同志與愛滋患者人權灰暗之路,他為何以「倖存者」身分自居,持續在這條路奮鬥?

日期: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