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行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行經共有1016項結果
政治社會

獸醫疑詐保「用鈍器碎趾」,截8腳趾獲賠850萬...保險公司揪傷勢疑點,破案關鍵曝光

擁有獸醫師資格,並在北台灣成立老字號寵物醫療周邊商品專賣店「寶貝兔寵物用品社」的楊姓獸醫(42歲),近年來因經濟不景氣,加上誤判情勢投資大量獸醫專業醫療器材導致公司周轉不靈,竟鋌而走險,在2021年8月策畫假車禍詐領保險金,楊姓獸醫驚人以鈍器加工,敲碎自己雙腳腳趾,並發揮醫師專業上藥麻醉後,騎乘機車在台北市大同區撞路邊電箱送醫,楊男雙腳腳趾因骨碎嚴重,經醫院搶救切除8根腳趾,也因此獲得2家保險公司意外險理賠850餘萬元,但全案疑雲重重,保險公司蒐證後報警求助。

日期:2023-09-17

國際總經

東升西降?人民幣與美元

人民幣創下匯改新低,成了全球最弱勢貨幣,等於東升西降之說挨了一個巴掌,現在美元指數越過下降趨勢線,股市、債市的壓力已逐漸顯現。

日期:2023-09-13

台股

銀行經理爸退休2年輸光養老金、大安區房子二度增貸...他10年投資10萬變好幾億,把父親賠的贏回來

編按:今年39歲、人稱「菲神」的PTT股票板名人菲比斯,只花10年,就從10萬翻到身價好幾億,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甚至還背負著家人問題,菲神親自解密投資心路歷程。

日期:2023-09-12

政治社會

為何最初沒找到太魯閣事故遺骸?事隔2年,檢警曝原因「非第一時間可觸及」...重新搜索出94件遺留物

太魯閣號事故列車前天發現疑似頭蓋骨,鐵路警察及台鐵局人員昨會同搜索,在第八節車廂找出最多遺骸。檢警指出,第八節車廂其實就是車頭,首當其衝連續撞擊山壁,車體直接被削掉一半,乘客殘骸就是壓在駕駛艙後的擠壓空間,第一時間人力無法觸及,研判遺骸是拖運車廂過程中掉出。

日期:2023-09-02

科技

政府醫衛新南向政策:馬來西亞重大突破,協助馬來西亞建置智慧病房及引進台灣智慧醫材產品

台灣長庚醫院承接政府新南向計劃後,偕同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攜手台灣醫衛廠商緊鑼密鼓登陸馬來西亞,開創台灣醫療新藍海。今年8月26日台灣長庚醫院再度與當地機構聯合舉辦大型研討會,主軸聚焦「智慧醫院」與經驗成果分享。包括馬來亞大學及附設醫院、新康集團、鷹閣醫院、同善醫院、馬來西亞電信公司等代表以及台灣廠商,總計線上及實體共超過300人與會,會中共同探討如何透過醫療器材、資訊系統等工具創新或數位轉型方式,為醫療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和更多新的可能,協助馬來西亞更多醫療夥伴推動智慧醫院的建置,提升當地病患的滿意度。

日期:2023-08-28

政治社會

合庫被爆臨櫃領錢「逾半數是假鈔」?調查2個月後真相揭露,報警民眾傻眼到說不出話…銀行回應了

5月初一位民眾報警,到合作金庫景美分行臨櫃領錢提領10萬元現金,100張千元鈔拿回家居然有59張是玩具鈔,合庫曾為此緊急回應,「並無客戶指陳之情事」,但仍會全力配合調查;事隔2個月後,員警調查發現,民眾提領的玩具鈔其實早被調包,但調包的人並非是銀行行員,而是該名報警民眾的同居女友。

日期:2023-08-22

職場

《山道猴子》你該關心的5個勞動議題:員工背債壓力大,可以要求老闆加薪嗎?

近來網路上最熱門的影片,莫過於山道猴子的一生。在超商工作的山道猴子,月領37K,為了經營粉專,騎重機帥一波,到處蒐集追焦照,打腫臉充胖子買到瑕疵重機不說,還贊助第一任女友買檔車,為了償還在自己跟女友的車貸,只好拼命加班、排班。這部笑中帶淚的影片其實牽涉幾個重要的勞動法議題。

日期:2023-08-22

政治社會

「還路於民」大遊行今登場,賴侯柯郭全出席!五大訴求估萬人上街響應:不改變,我們是共犯

今年5月台南發生3歲女童走斑馬線遭撞死意外,讓國人更重視行人「行」的安全,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8/20)日將在凱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並提出五大訴求,希望終結行人地獄,追求台灣「交通零死亡」願景。此次遊行廣受各方矚目,除了交通部長王國材允諾到場接受訴求書,副總統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也都會出席。

日期:2023-08-20

信用卡

花旗44家分行走入歷史,5大服務下午3點半喊卡!併入星展,金融卡、網銀要重新申請?異動一次看

星展銀行吃下花旗銀行在台消費金融業務,原先花旗用戶將變為星展用戶。花旗銀行在台灣各地44家分行,將營業至周五(8/11)下午3點30分終止。由於星展銀行朝全數位化發展,因此66台既有花旗銀ATM也將一併裁撤,民眾常使用的金融卡ATM存提款、轉帳、帳戶查詢等服務、網路銀行、行動銀行等服務,也將在8/11下午3點30分暫停服務。

日期:2023-08-11

政治社會

採單向賦稅制度 對內公平、對外限制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歐盟碳關稅反思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試行,經濟部為國內業者向歐盟反映疑慮;在這項藉由「減碳」包裝出來的「貿易障礙」中,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達成攜手合作的雙贏?

日期: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