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親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親水共有110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降低染疫風險勤洗手有效?關鍵在「你洗了多久」…專家實測曝最佳殺菌時間,這動作一定要做

台灣疫情蔓延,為了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除了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洗手時間長短也非常的重要!毒物專家招名威分享正確洗手規則,他說明,洗手不能只用清水洗,一定要用洗手乳或肥皂,因為這與病毒本身結構有關係,而且至少要洗20秒,雙手才會真的乾淨。

日期:2022-05-18

生活消費

【宜蘭軟實力】挺青年創作 釋出合法塗鴨場域創雙贏

當世界越虛擬,真實體驗也就越珍貴,展現宜蘭軟實力的街頭熱血次文化,不僅成為青年的圓夢舞台,更滋養一個個熾熱靈魂,當生活中俯拾皆藝術,必能成就文化交流觀光新亮點。

日期:2022-05-03

傳產

拿房子去抵押、四處找股東接下公司…彰化花壇這家紡織廠,如何讓Nike、Adidas都成為終端用戶?

根據《財訊》報導,不到五十歲的邱倉沛接手宜進老廠,自立門戶宜新,靠著改良彈性紗的獨門技術、少量多樣客製化,及親力親為的堅持,做到市占最大,也擄獲織布大廠的心。

日期:2022-04-12

生活消費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

我曾騎著單車,從鶯歌沿著大漢溪畔直抵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早已神往龍潭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致。值此桐花盛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和兩名友人決定邀請龍潭導覽協會徐鳳園理事長,騎乘機車來趟「賞桐人文一日遊」,深刻體驗龍潭之美。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日期:2022-04-07

美食旅遊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我曾騎著單車,從鶯歌沿著大漢溪畔直抵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早已神往龍潭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致。值此桐花盛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和兩名友人決定邀請龍潭導覽協會徐鳳園理事長,騎乘機車來趟「賞桐人文一日遊」,深刻體驗龍潭之美。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日期:2022-03-28

美食旅遊

臺東利吉 荒無惡地產甜美果物 海洋礦物讓農產更有味

卑南溪下游有一片累積刻痕的荒蕪山頭,這個被稱為利吉惡地的地表荒蕪光禿,充滿奇異的荒涼感。原本草木不生的惡地在農民逐步改良農耕技術下,現今已是釋迦、芭樂的大產地,而且口味比其他產地的更加清甜。

日期:2021-12-28

科技

智慧、創新、永續:工研院榮獲3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科技創新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關鍵引擎,「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每年選出百大前瞻科技,工研院連續14年獲獎,累計抱回47座獎項,豐碩成果閃耀全球,不僅協助臺灣產業開闢新藍海,更為人類打造美好的新未來。

日期:2021-11-26

科技

對抗全球超級細菌危機 元樟生技研發出台灣本土第一支抗生素

過去兩年,COVID-19新冠病毒造成全球2.53億人感染、511萬人死亡,雖然疫情在各國已逐漸得到控制,但人類依舊隨時面臨致命的威脅,那就是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抗藥性(AMR)問題,此一抗藥性病菌的存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喻為「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因抗藥性微生物死亡,到2050年可能增至1千萬人;美國CDC也估算,全美每年有280萬人發生抗藥性感染,導致3.5萬人死亡。而在台灣,肺炎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之一,每年致死人數也逾萬人。

日期:2021-11-24

美食旅遊

後疫時代 餵綿羊、跨馬背 清境農場獨家體驗行程超夯

十月天裡,山下依然感覺黏膩燥熱,驅車來到海拔超過一七○○公尺的清境山區,頓時清爽怡人、暑氣全消,路旁的落羽松開始變色,為山間點綴出屬於深秋的顏彩。拜訪島國上最具歐風氣息的清境農場,除了人氣不墜的綿羊秀、馬術秀之外,今年最新推出的幸福秘境野餐趣、英式馬術Long stay等特色體驗行程,更讓清境這處原就風光明媚的霧上桃源,創造更多元豐富的旅遊樂趣。

日期:2021-10-25

政治社會

虎豹潭4死悲劇》為什麼「集水區」這麼可怕,國中地理有教過:看到「3種徵兆」快逃命

國慶連假山難餘波未平,沒想到10月16日在淡蘭古道中路的虎豹潭就發生了重大意外,一場午後暴雨,導致溪水暴漲沖走2大4小的慘劇,至今仍有2人失蹤,尋獲的4人悉數身亡。 這場震撼社會的溪谷意外,來自一場始料未及的超級暴雨,讓溪流在短短20分鐘內,從發現苗頭不對想掉頭,到水勢已大到可以把人沖走。 我們不討論這間打著「體驗」之名偽裝成自組團的商業團,是如何失職、輕忽溪谷與氣候所帶來的風險而導致重大悲劇,而是想以登山者研究地圖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在台灣的自然環境裡,只要遇到「溪流」,都必需重新認識,並且謹慎再謹慎的重要知識:「集水區」。

日期: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