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譽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譽為共有849項結果
理財

25歲的薪水要養活一家9口!沒有富爸爸的窮教授如何靠理財滾出上億資產?日本巨富的傳奇養錢術

編按:沒有富爸爸的窮小子想翻身,不走偏門的唯一選擇,就是用對方法:勤儉、儲蓄、副業與投資!跟許多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資本家不同,本多靜六以一介「庶民」的身分,靠著儲蓄與投資,滾出了上億資產──下面將揭露他傳奇的養錢術!

日期:2023-11-25

金融

2023金博會》ATM也會抓車手!發現可疑人物會主動拖延時間、聯繫警察「每月成功抓1人」

2023年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自周五(11/24)起在世貿一館登場,搭上今年最熱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話題,金融業者在攤位展示許多在導入AI系統後,出現突破以往想像的服務。

日期:2023-11-25

生活消費

影/這款保溫杯太厲害,車被燒了「杯子冰塊還在」!百年品牌老店送她車…原來全球首支保溫瓶他家做的

美國保溫杯品牌Stanley近日在網路爆紅,這是因為有名女子在抖音上傳一段影片,她的車子因故燒毀,但車上的保溫杯卻毫髮無傷,當女子取出保溫杯搖晃時,還面竟傳來冰塊晃動撞擊聲。這段14秒的影片4天就累積8000萬次觀看,成為最好的免費廣告,保溫杯廠商Stanley總裁為了表達感謝,已經決定送她一輛新車。

日期:2023-11-23

房地產

爸爸欠稅22萬!兒子「10年不敢繼承市區房產」,稅務局出招追回來…沒繳房屋稅能辦移轉登記嗎

新竹市1名男子生前欠繳房屋稅6萬元,其獨子未辦理繼承登記,10年來不敢繼承父親在新竹市區的房產,累積22多萬元稅款均未繳納,新竹市稅務局了解後,出招協助代辦繼承登記,由行政執行署拍賣以183萬元拍出,也追回10年欠稅。

日期:2023-11-09

科技

比張忠謀輩分還高!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辭世,享壽87歲 沒有他就沒有智慧型手機

編按:根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發出的訃聞,半導體產業「一代宗師」施敏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辭世,享壽87歲。施敏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過世的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都是指導教授John Moore門生,也是台灣最有潛力成為諾貝爾獎的得獎者。而他學經歷豐富,桃李滿天下,學生包括前交大校長張俊彥、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半導體界菁英。而陽明交大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施敏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大師,有半導體一代宗師之稱,這個稱號說明了他在半導體領域的成就,對IC產業有非常卓越的貢獻。施院士在我國決定引進海外IC技術時,在關鍵時刻提供了當時孫運璿資政許多重要的建議,作出正確的決策,也為我國產業帶來了數十年的榮景。他也是世界級的專家學者,培養了無數的領袖人才,包含交大前校長張俊彥、空中大學前校長陳龍英(交大前副校長)、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以及本校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孫元成(曾任台積電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等。此外,著作等身,其中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6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成為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進入IC領域的經典書籍,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施敏院士曾說,1967年他與韓籍同事姜大元在休息時吃甜點,看到一層層的起士蛋糕觸發靈感,兩人著手開發出「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是目前廣泛使用在電子資訊產品中之快閃記憶體的基本結構,若沒有他的發明就沒有快閃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這個創新的研發與後續所衍伸的應用級產業發展,帶動且引領了行動電子時代並讓人類的生活型態走入智慧生活的數位新時代,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0年施敏院士正式到陽明交大任講座教授,2010年校方頒贈終身講座教授予施敏院士,已於陽明交大任教逾30年的他,替學生帶來世界級的前瞻視野,作育英才無數。施敏院士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以及「未來科學大獎」。以下為《今周刊》2014年7月31日的報導

日期:2023-11-08

政治社會

作家范疇心血管病猝逝享壽68歲,不辦公祭不設靈堂…被譽為「今之李白」,善用妙喻、犀利評論成絕響

今周刊專欄作家、知名政略作家范疇驚傳周一(11/6) 凌晨1點4分因心血管病發,於家中安祥離世,享壽68歲。范疇在兩岸三地交友甚廣,家屬低調並秉持其遺願: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將以其創辦的前哨預策營網站,持續作為其創作刊文紀念及各界留言致意。范疇前哨預策營官網上寫道,范疇長年哲學思索不斷,力推台灣平民三精神:中共不等於中國,台灣12字訣等獨特創見均獲得各界回響,其獨樹一格精闢定義之:只要在列強夾縫中強韌生長且內生民主自由者:Taiwanology台灣學理念,也正要向全球推廣,期待各界持續火種為共同理念奮進,將其發揚光大。范疇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在台灣、新加坡、美國、中國創業已逾30年,涉及教育、數位出版、風險投資、區域經濟開發等領域,註有《與中國無關》、《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等著作。《今周刊》曾於2015年專訪范疇,談談他年少時期特殊的中國經驗,與未來的寫作夢想,他善用妙喻、才氣縱橫,突然猝逝讓人震驚不捨。以下為《今周刊》950期專訪全文。

日期:2023-11-08

政治社會

范疇「生前最後一篇專欄」:習雖獨夫,亡共必習

編按:編輯同仁遲未收到最後的校對回稿,致電詢問後始知噩耗──本刊「重磅觀察」專欄名家范疇先生,已然辭世。離開的時間是周一凌晨1點04分,編輯台收到原始稿件的時間,是46小時前的周六凌晨3點12分。料想,這該是范大哥的最後一文。自2014年7月起,范大哥至今為本刊執筆已逾9年。9年間,兩岸、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巨大,大哥總有獨到洞察,評論的筆鋒始終犀利;其中少數暫離政經風雲的討論,包括去年6月一篇「談生死」的分享。「生與死的拐點是『意識』。有意識,就是生;無意識,就是死…。你或我有意識的時候,有沒有在主宰自己的意識?有,那叫意志;沒有,那叫失志。」他當時這麼寫到。本期專欄雖是范疇的最後一文,但他已留下太多的重磅敲擊;故然封筆,筆鋒的餘韻必仍繼續觸動閱者意識。今周刊編輯團隊謹此致哀。今周刊總編輯 楊紹華

日期:2023-11-08

台股

9字頭的鴻海(2317)足夠便宜到值得買了嗎?楊應超告訴你:為什麼外資眼中百元股價不便宜

近期鴻海股價急跌,許多投資人關心是不是投資的好機會?知名的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帶你從基本面、財務面與非經濟因素等綜合考量,並提出適當的投資建議。

日期:2023-11-08

職場

「謝天謝地,當年沒去考公務員!」鐵飯碗變紙飯碗...年薪千萬職場講師:40歲才明白,原來放棄就是得到

朋友在臉書上Po文:「請教臉書大神,有誰近兩年去過日月潭,跪求假日6千元上下的房間,安靜恬適,適合全家出遊,希望沒有陸客出沒,遠一點無所謂。」朋友們瘋狂留言、按讚,只有我回:「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是的,就是這句話,不僅是我的人生觀,更是我的決策模式。

日期:2023-11-07

科技

重現1989年老台北街景、VTuber怎麼誕生?直擊創意內容大會AI、MR如何翻轉內容產業

2023 TCCF創意內容大會在週二(11/7)登場,創新展演「INNOVATIONS」展出各類沉浸式作品,利用MR、AR、AI等新興科技創作,帶領觀展者前往「創作者的未至之境」。

日期: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