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7萬名股東的連接器大廠樺晟(3202)日前遭櫃買中心勒令於7月21日終止買賣,投資人手中的股票,確定淪為壁紙。沒想到,樺晟周一(7/14)重訊公開財務狀況,公司目前積欠員工10個月薪資,總金額為3131萬元,此外還有2771萬元貨款未付,打算處分重要子公司,以挹注現金存量。成立於1984年的樺晟,近年虧損不斷,加上前董事長魏孝秦病逝,經營與財務雙重動盪,選在下市前一周公告財務訊息,有媒體報導,此舉為公司最後「公開攤牌」,對小股東與外界交代財務實際狀況。公司也預計於8月25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獨立董事。
日期:2025-07-16
在經過2022年收購新加坡同業世健、2023年加碼收購加拿大同業Future後,IC通路龍頭文曄再度啟動新的合作案,在15日與台灣被動元件代理商日電貿共同宣布,將以股份交換方式深化合作。
日期:2025-07-15
難怪鐵飯碗沒人要!軍公教待遇1年不如1年,讓愈來愈來多人對投身公職卻步,曾當過老師的理財專家就發現,近年公務員的焦慮感確實愈來愈明顯,不僅當了15年的資深公務員月薪不到6萬元,還有退休老師月退俸被大砍一半,有人甚至被迫只能靠多兼課、兼職補貼生計,直到退休都無法好好養老。
日期:2025-07-15
編按:大戶透過充足的資金、做足功課以及多個帳戶買賣股票。然而,操盤最終目的是賣出高價股票,才能賺錢。為了賣出,大戶必須誤導市場,讓散戶相信股價會持續上漲,否則賣不掉,最後就血本無歸。不過突發事件難以預測,例如金融風暴襲擊股市、導致股價暴跌,大戶在操盤的前期也是無法預測,最終導致多個大戶巨額虧損,甚至負債累累。
日期:2025-07-15
國票金(2890)傳出經營權之爭,甚至有一派大股東想透過大規模增資手段稀釋敵方陣營股東權益。對此,國票金周二(15日)發出六大聲明否認傳言,並澄清14日聯合新聞網報導「國票金改選 旺旺派擬發動50億增資 耐斯和公股股權恐遭稀釋」,與事實不符,謹表遺憾。
日期:2025-07-15
上週提到00919配發股息了~領息雖然開心,但不少大大也擔心一些問題:「00919怎麼一直跌?不是高股息嗎?」、「換股之後金融股、航運股的比重變好高…」
日期:2025-07-15
「欸!清流君,你不是說 0050 很猛嗎?那如果我退休後每年多花一點、爽一點,可不可以?提個 10%,會不會怎樣?」
日期:2025-07-15
富邦媒(8454)在2021年創下2200的天價後,營收與獲利一直維持成長勢頭,一直到2024年獲利出現5%的衰退,成長趨勢才告中斷。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股價卻從2190元一路崩跌至如今(2025年7月1日)的269元,跌幅高達87%。這對我們存股族而言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教訓。(編按:本文原發表於 2025 年 7 月 2 日。儘管富邦媒 2025 年上半年營收寫下歷史次高紀錄,但股價仍持續探低,於 7 月 14 日再創波段新低,來到 255 元。)
日期:2025-07-14
隨著帝寶(6605)第2季營收出爐,我們也著手對第2季獲利進行預測,進行「緊迫盯人」。研判,帝寶第2季的匯損將頗為驚人,深入研究會發現,這竟然是帝寶「太會賺」的一種後遺症。
日期:2025-07-14
編按:國民定期定額6月人氣榜出爐,元大金(2885)以10.4%的月成長率緊追長榮的11.4%,永豐金(2890)也交出3.2%的成長表現。值得注意的是,華南金(2880)首次進入定期定額人氣榜前20名,顯示投資人對金融股的配置意願明顯提升。然而今年上半年股價表現不俗的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合庫金(5880)這幾檔官股,定期定額反而呈現月減趨勢。台積電(2330)作為定期定額榜首,雖然投資戶數仍維持在10萬戶以上的高水準,但月成長率呈現-4%的負成長,反映出投資人對半導體龍頭股的追買力道趨緩。而近期股價疲軟的台泥(1101)月成長-3.4%、中鋼(2002)則是-1%,顯見投資人對兩大老牌定存股信心不足。
日期: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