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跨學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跨學科共有27項結果
職場

疫後變動年代 公關教母丁菱娟鼓勵逆風前行

世界變動的太快,要如何在模糊不確定的情況下,仍保有積極前進的能力?「我很肯定地說,就算疫情過去了,這世界變動的速度絕不會放緩,絕不等待我們。」說這話的,是影響力品牌學院、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創辦人丁菱娟。

日期:2022-08-26

國際總經

台灣大未來》經濟成長跳板是地緣政治最大風險 亞堅會董座林夏如:在中國威脅下,台灣沒有失敗的空間!

「公共政策、研究環境的塑造,以及良善治理的追求,對台灣來說,尤其重要。在(中國)大陸的威脅下,台灣沒有失敗的空間!」維吉尼亞大學教授、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林夏如,今(29)日於「2022台灣大未來:黃金十年 預見2032的台灣」國際高峰會發表專題演說時強調,台灣站在全球民主社會抵禦威權主義的前沿,雖然是一項嚴峻挑戰,但也是台灣可以把握、最重要的機遇。

日期:2022-06-29

國際總經

台灣大未來》大肚山下騎機車5分鐘就能找到異業合作機會!王美花:要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不是只會做半導體

面對通膨升溫、氣候變遷,以及俄烏戰爭造成的地緣政治風險,各界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關切程度,也與日俱增。對於台灣產業在上述情境下的發展,經濟部長王美花,今(29)日出席「2022台灣大未來:黃金十年 預見2032的台灣」國際高峰會時表示,在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下,相關產業範圍正持續擴大,她舉例,「大肚山下,機車騎5分鐘,就可以找得到異業結合了,全世界很難找到這種地方,只有台灣有這樣的優勢。」王美花強調,台灣必須從自身強項往外擴散,「讓全世界看到,我不是只會做半導體,還會做各式各樣重要的產品,電動車零組件、5G,甚至低軌道衛星,都會用到台灣最擅長的資通訊產品。」

日期:2022-06-29

國際總經

別想甩鍋!德專家揭露「6大關鍵證據」 控武肺病毒源自中國實驗室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至今仍持續著,國際專家無不努力地找尋病毒源頭來自何處,繼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小組的疫調初步結論引發爭議之後,針對病毒起源,德國漢堡大學(Universität Hamburg)日前發表研究,詳列6大證據,皆指向新冠病毒係來自中國武漢市病毒學研究所發生的實驗室事故,證據也說明了疫情造成當前全球大流行的原因。

日期:2021-02-20

焦點新聞

三菱重工、西門子能源都是合作夥伴!丹麥新研究中心將大力發展零二氧化碳航運

丹麥耗資5400萬歐元打造新的研究中心,宗旨在大幅減少航運部門碳排放。

日期:2020-09-30

教育

義守大學 擘劃健康醫學、智慧科技的同心圓

世局多變的全球化時代,年輕學子應培養「跨域創新」的能力,不僅要勇於跨越不同知識領域,更要跨越國界疆域、競逐全球。義守大學連結智慧科技與醫療優勢,串連全球六百多所姐妹校,打造跨域創新、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培育學生全球移動力⋯⋯。

日期:2020-07-01

政治社會

鼓勵學術創新,科技部選出年度十大科研破壞性創新論文

為鼓勵學界從事具創新性、開拓性之研究,科技部試辦科學研究之破壞性創新論文選拔。本選拔不以論文引用數高低為標準,而是引入破壞性創新概念,希望形塑學研新價值。本選拔於去(2019)年10月公開徵求,從各學研單位所推薦近3年論文共107篇,經初、複審及決審之不同領域專家討論與思辨過程,打破學門間的藩籬,以引領科學家研究視野角度出發,逐案進行不同領域委員論辨,選拔會推舉出11篇深具破壞性創新概念論文。

日期:2020-05-19

職場

別管理時間了,不夠用的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時間不夠用,並不是因為你浪費了它,而是因為你自己本身就不夠用?

日期:2019-11-06

科技

投資AI最貴的是「人才和數據」!微軟:我們拉高了台灣科技業平均薪資

蔡英文總統今日(27)出席微軟亞洲首座AI研發中心擴建落成,肯定微軟在台灣30年對人才培育、研發投入的貢獻。「AI發展關鍵除了技術外,想像力也扮演同等重要地位。」蔡英文認為,台灣的年輕人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下成長,在創造力與想像力部分,是絕對能讓微軟放心。

日期:2019-09-27

話題人物

杜武青 血裡有興學基因

新創中心強調「跨界」,鼓勵不同領域的老師有機會激盪出火花。「有個做癌細胞檢測的老師,和農學院的談一談後,發現他的研究可用在預測雞蛋胚胎性別。」杜武青笑著說。

日期: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