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軟體公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軟體公司共有289項結果
科技

英特爾是CPU霸主、輝達是GPU一哥 為何台灣在AI時代 有機會從這家才八歲的新創小公司勝出?

國內AI晶片設計新創公司耐能智慧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認為,輝達(Nvidia)固然以GPU成為AI時代的最大咖,其長年推動的設計平台CUDA更架構了外界認同度很高的生態系。但隨著GPT時代來臨,使用CUDA的成本偏高又耗電,不符合節能減碳的全球趨勢。反觀耐能創業至今投入研發的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主要是走邊緣運算的「非主流」方向,而非科技巨頭、雲端服務巨擘提供的大型資料中心,不僅輕薄短小,也有機會為台灣在未來5~10年在AI大時代打出全新市場。

日期:2023-08-28

國際總經

工作看起來很認真但超會「裝忙」!全球前3名都在亞洲 「這國」表面工夫無人能敵

工作時間太長難免會疲勞,偶爾需要休息、去個茶水間稍微放鬆,做事才會更有效率。不過職場上,有些人總是看起來拚命工作、精神百倍,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日期:2023-08-15

科技

我夢到「走著瞧」3個字順利掛牌成功...12年前,這3人團隊如何讓Whoscall被施密特點名?

以whoscall、袋鼠金融、美玉姨等防詐騙與金融商品比較服務聞名的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創,6902)周四(7月13日)在證交所創新板掛牌上市。創立於2012年的走著瞧,經歷曾風光被韓國Line母公司Naver集團併購,但最終被釋出的經歷,回想起創業路上的點滴到終於掛牌上市,走著瞧董事長鄭勝丰分享:「一直到爲掛牌典禮彩排的那一刻,才真的覺得公司是真的要掛牌了。今周刊曾於2023年6月1383期專訪經營團隊,提到3人拍板公司名稱的源起,現在,初步踏入資本市場後,團隊也更有把這三個字用力推向國際的底氣了。

日期:2023-07-13

科技

從廁所不能用的辦公室起家、靠whoscall征戰日韓6國!走著瞧董座:詐騙不會消失,掛牌開心1天就好

以whoscall、袋鼠金融、美玉姨等防詐騙與金融商品比較服務聞名的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走著瞧-創,6902)周四(7月13日)在證交所創新板掛牌上市喜迎蜜月行情,以每股215元掛牌上市的走著瞧,一開盤股價就直接跳空漲停,來到236.5元、大漲21.5元。

日期:2023-07-13

國際總經

獨家專訪》駭客變更「重質不重量」!專挑大型科技製造業...Fortinet威脅情報副總裁解析攻擊新法

2018年,台積電產線遭勒索病毒攻擊,損失高達新台幣25.96億元;接下來幾年的研華、仁寶、廣達、台達電等大廠,也紛紛成為受災戶,這種駭客鎖定製造業,再勒索要贖金的攻擊,已成為趨勢。

日期:2023-07-03

科技

別再擔心會被AI取代!百萬YouTuber張志祺:把AI當協作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

在ChatGPT爆紅後,「AI將會取代工作」的聲浪席捲全世界。對此「圖文不符」和「簡訊設計」負責人、同時也是百萬Youtuber的張志祺建議,別急著擔心「AI會來取代我」,而是應該積極地將AI視為協助工作的小幫手,釐清工作流程、把AI放對位置,讓團隊工作事半功倍。

日期:2023-06-28

國際總經

AI概念股不斷創高,ETF大漲50%,網路泡沫恐將重現?黑傑克:競賽才剛剛開始

今年美國股市持續飆升,其中大部分的原因要歸功於圍繞人工智慧(AI)的相關類股,如果硬要把AI進行子產業分類,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3大類。

日期:2023-06-26

科技

堵詐新創〉陳昇瑋一句提點導入AI 走著瞧替銀行揪風險、攻進日泰 三劍客十年磨出亞洲防詐高手

(今周刊1383)近年來愈發氾濫的詐騙活動,讓「防詐騙」市場在全球各地逐漸成形。這其中,走著瞧從十年前專注在防詐領域的布局,除台灣以外也切入海外六地市場。

日期:2023-06-19

科技

Whoscall開發商「走著瞧」即將掛牌上市 董事長鄭勝丰:我們準備好要瘋狂成長!

國內又有一家新型態軟體公司即將掛牌,以開發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的Gogolook(走著瞧)公司,最快第三季將在台灣證交所創新板掛牌。這家已擴展至亞洲、南美洲七個國家的新經濟軟體公司,去年全年營收成長64%,今年前5月營收再成長105%,已做好「瘋狂成長」的準備,在詐騙猖狂、缺乏信任的年代,Gogolook有機會為台灣打造一家具影響力的新經濟軟體公司。

日期:2023-06-15

理財

投資策略 穩健族靠ETF分散風險、 價差族看技術面短打 造紙、新能源…碳權概念股教戰

近來「減碳」話題成為市場資金青睞的夯題材,其中擁有森林碳匯資產的造紙股漲勢最猛,新能源業與不受減碳衝擊、獲利成長的電子股也受青睞,投資人如何掌握這波「碳錢」商機、又能兼顧風險?

日期: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