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轉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轉租共有90項結果
傳產

工業地產活化租賃,讓傳統產業迎向曙光:德隆纖維與信興工業的家族轉型之路 夕陽產業如何翻身?轉型「代客租地、客製化建廠」,讓傳產家族華麗轉身

當傳統行業走到盡頭,經營者該選擇技術升級奮力求生,或破釜沉舟開拓新事業?大稻埕起家的德隆纖維第三代陳則元,十五年前毅然成立顓隆倉儲,著手活化家族土地,轉型踏入「代客租地、客製化建廠」新領域,甚至影響共同合作地主,為其注入新活水。如早期知名太陽肥皂的母公司信興工業,家族重心從出租土地也移往工業不動產開發,並攜手與顓隆倉儲共創未來。

日期:2022-04-15

傳產

陽明前董座專訪/造大船或小船?下單時點樣樣學問!謝志堅解盤大航海後市 能不能賺錢 四成靠管理!

編按:陽明今年擬配發2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15%,順利終結10年沒有派股利窘境。陽明過去10年曾經嚴重虧損,2016年股價跌到4.4元歷史低點,而在2021年7月一度飆上234.5元高點。陽明是如何在6年內起死回生?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歷任長榮海運董事長,擁有多年豐富的國際海運經歷,看過歷史浪濤的他,如何看這一波歡樂派對,又有什麼提醒?(原文刊載於2021/7/21,更新時間為2022/3/15)

日期:2022-03-15

理財

「我老公家的房再多,也跟我沒有關係!」學霸校花的高嫁智慧:婚前要有1棟自己的房

「我老公家裡的房子再多,那也是他的婚前財產,跟我沒有關係。他的房子我們確實共同使用,卻始終不是共同擁有。我不要求他在房產證明上加入我的名字,但我要求自己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日期:2022-03-02

政治社會

半導體研發人才重點學校 疑遭中共組織滲透 清大事件示警 兩岸學術交流需明確紅線

「清大事件」中的產學合作觸動兩岸政治的敏感神經,台灣高教界憂心大學自由風氣遭壓抑,政府該如何就防守中共滲透與保障學術自由間,取得平衡、訂定出紅線辦法,是當前重要課題。

日期:2021-11-17

房地產

坑殺200房客、捲款4千萬 二房東詐騙內幕曝光:專挑這種人!

中國北京望京地區一位張姓二房東捲款近千萬落跑,近200位受害租客中多數為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員工。爆料人透露,張姓二房東以不同身分從仲介平台租屋,再以低於市場20%的價格轉租,採取「房客年繳租金、再以月付給房東」方式,套取上千萬元人民幣(約台幣4000萬)資金落跑。對此,律師表示,二房東行為或已涉嫌詐騙,租屋平台也應承擔責任。

日期:2021-10-30

房地產

為了老婆,要在台中買第2間房!32歲科技業魯爸:理性告訴我不要買,但家庭相處不能用數學算

好一陣子沒發文了,因為我最近都忙著研究台中房子地點、陪小孩等等,最近又積極的看了一些房子。在之前的此篇文章有提到未來FIRE後想要住在台中,一方面是老婆喜歡台中的生活(新竹真的太無聊了),另外我雖然是台北人,但也在台中待過4年的學生生活,非常喜歡台中這裡的環境(尤其是食物),因此這半年多來一直有計畫著要在台中置產。那我用幾個點來跟大家講我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日期:2021-09-14

房地產

「月付X萬,入主黃金地段!」號稱全建案最低價的廣告戶,能不能撿便宜?買家必須留意的4細節

我們常會在路上看到一些廣告看板,大大的寫著「××× 萬3 房2廳,輕鬆成家」或是「月付× 萬,入主黃金地段」的廣告詞,總是會讓人覺得「太划算了吧!」這種被建商拿去作為看板廣告的物件,我們通稱為「廣告戶」。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全建案最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來賞屋。幾乎每個建案都會有類似的廣告戶,但這樣的物件背後,一定有些你我都應該知道的「眉角」。

日期:2021-08-26

理財

商業不動產觀點:後疫情時代的辦公大樓市場

PIMCO (品浩) 最新論壇報告顯示,新冠疫情重塑不動產市場環境,不僅加速電子商務與居家辦公的發展,並造就商業不動產市場的贏家與輸家。在PIMCO,我們認為辦公大樓不動產業者將呈現贏家與輸家並存的局面;工業、非傳統的住宅不動產越來越受到機構投資人的青睞;而零售不動產的業主與承租戶,恐持續陷入困境。

日期:2021-08-25

全台防疫報導

高雄瑞豐夜市8月底熄燈?管委會「停業公告」曝光 業務經理出面解釋

多次爆出收攤的高雄瑞豐夜市,這次真的要吹熄燈號了嗎?有攤商指出,自己都收到管委會公告,內容寫到受疫情衝擊、恢復營業榮景之日無法預期,因此遺憾宣布瑞豐夜市確定在31日終止營運;對此,瑞豐夜市管理單位表示,目前組織正在重整中,對外營業不會受影響。

日期:2021-08-21

政治社會

五星級營地背後 暗藏你不知道的「玩法賣地」 被掠奪的「原保地」 原住民土地正義實踐困境

走進新北烏來、苗栗泰安、新竹尖石、五峰等熱門旅遊區,許多為保障原住民生計,依法只能在原住民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留地」(簡稱原保地),近年以各種玩法手段轉給非原住民進行開發,據統計,全台約二十六.五萬公頃原保地中,超過一萬公頃原保地已「轉手」流失,多為溫泉、露營精華地,實際情況或恐更嚴重,原民土地正義及文化存續等問題令人憂心。

日期: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