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返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返台共有1161項結果
健康

噁心、想吐、拉肚子...天氣越熱越要小心食物中毒!毒理專家列常見6罪魁禍首,5招避免憾事發生

細菌類中毒最常發生的便是食物中毒,根據定義,食物中毒泛指兩人以上因食用相同食物並產生相似症狀,因此可將食物中毒視為多人中毒的事件來看。為了檢測食物中毒,必須針對患者的嘔吐物、血液採檢確認。

日期:2024-03-29

生活消費

來跳舞吧

跳舞,不只是身體藝術,更是結合運動和社交的活動。上班久坐,下班動動身體,加入社交搖擺舞、成人芭蕾、踢踏舞的學習行列,跟著老師認識不同的舞動風格與樂趣,成人跳舞課不只可以放鬆身心、對健康有益,也是探索、表現自我的另一種途徑。

日期:2024-03-27

職場

研究造福水產業、致力海洋保育 張清風獲頒海洋貢獻獎 沒看過海的農家小孩 成為海洋生物權威

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是研究魚類、珊瑚性別轉變的國際權威,更是台灣海洋教育的重要推手。小時候幾乎沒看過海,夢想是長大賺錢「蓋圖書館」的他,為何會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4-03-20

健康

媽媽抗癌失敗了...「癌王」胰臟癌折磨,體重只剩36公斤 毒物專家招名威: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到這些事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日期:2024-03-12

政治社會

每年數千隻貓狗運回國「現在免關7天」!犬貓檢疫有1要件、3條件之一免隔離「狗奴貓奴安心了」

過往「毛小孩」要回國,不但得忍受旅途顛波,回國後還要經歷7天隔離的相思之苦,據防檢署統計,在2021年有多達約3000隻犬貓申請輸入,2022年成長至3200隻,在解封後的2023年更暴增至4000隻,並預期數量將會持續成長。為回應廣大「鏟屎官」訴求,農業部防檢署修正檢疫條件,開放符合特定條件犬貓可申請免隔離,讓「鏟屎官」免於相思與擔憂。不僅一般的寵物犬貓,此次修正也惠及受邀出國參與競賽、活動以及搜救的犬(貓),讓為國爭光的毛小孩們,只要在輸出前,有通過狂犬病抗體力價檢測,就能在抽血日後1年內回國,就可免隔離。防檢署副署長徐榮彬說明,這次放寬免隔離有一要件及三條件。首先,要從公告狂犬病非疫區以外國家或地區攜帶犬貓入境,需在回國前180日至1年內抽血檢測狂犬病中和抗體力價合格。徐榮彬說明,至於三條件,只要滿足任一項即可提出申請。第一,於回國120日前,向防檢署申請輸入檢疫同意文件;第二,由輸出國動物檢疫機關,直接提供檢測結果聲明書影本給防檢署;第三,由狂犬病中和力價抗體檢測實驗室,直接提供檢測合格報告影本給防檢署。

日期:2024-03-04

政治社會

國造潛艦「海鯤號」浮起來了... 歷史時刻畫面曝光!台船乾塢做泊港測試,軍事迷瘋了狂拍

國造潛艦海鯤軍艦進入泊港測試(HAT)最後階段,今天將由浮塢移至台船小塢,艦艏上方直立鰭狀物截收聲納,以及艦艏、船舷側視聲納陣列、魚雷管、進排水口等系統都清楚可見,今天下午載運海鯤號的中信八號浸水後,由拖船將海鯤號拖出,岸邊的民眾都可以清楚目視海鯤號半截船身浮在水面的畫面。由於潛艦碰觸海水導致外板有鹽分,因此入塢後首先由台船防蝕小組以淡水進行「洗水」,再接續進行HAT測試項目。

日期:2024-02-27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48期︱存股池年度檢討系列10—中信金、上海商銀、新產

這期電子報我們針對三檔金融股—中信金(2891)、上海商銀(5876)與新產(2850)做年度檢討。

日期:2024-02-23

國際總經

台灣站在風口上 從科技七雄到AI 5

今年搭上AI浪潮的美股「AI 5」五大公司,取代了曾主導美國及全球資本市場的「科技七雄」;在AI 5成員裡,台積電扮演AI奔馳的後勤中心,這使得台灣在全球AI科技發展上,獲得重要角色。

日期:2024-02-21

政治社會

上有公婆下有娃、老公又生病,單靠我種田根本沒法養全家...一個越南移工道出:偷渡來台背後的辛酸

作者司法通譯‧羅漪文讓涉案移工覺得「不再沒人聽懂我說的話」,也讓移工卸下憂懼、脆弱、惶惑與孤絶。

日期:2024-02-21

政治社會

不能辦門號、領不到防疫物資⋯⋯新住民頻「卡關」 18人顧60萬新住民? 拚立專法保障權益

今年,台灣新住民將突破六十萬人大關,加上新住民子女逾百萬人,但他們的權益卻經常「卡關」;這不只攸關外籍配偶生活保障,更包含經濟移民的整體政策,面對缺工、少子化,台灣必須做好準備。

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