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國正式參戰以伊戰爭!美國總統川普週六表示,美國軍方對伊朗3個核設施進行了「非常成功的襲擊」,其中包括位於福爾多(Fordow)的地下鈾濃縮設施。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週六(6/21)晚間10點,在向全國發表簡短講話中說明為何要出兵伊朗。根據《路透》報導,若戰事升級導致油價飆升,可能推高美國通膨、抑制消費者信心,進而影響聯準會(Fed)降息的可能性。油價部分,若衝突中斷伊朗石油供應,將使市場大為震動。
日期:2025-06-22
兆豐金(2886)週五(6/20)舉行股東會,會後兆豐金董座董瑞斌與媒體進行記者會,對問題來者不拒,從兆豐金營運、房貸申請現況、台灣為何應該設立主權基金,一直到美國經濟與債券走勢都有談,讓記者有種聽了董教授上一課的感覺。以下是相關問題精彩摘要:
日期:2025-06-20
2025年5月開始流行起嘲弄川普的「塔可餅理論」(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TACO川普總臨陣退縮),反映了在追求「美國優先」與全球經濟穩定之間的政策困境,精確的捕捉川普貿易政策首鼠兩端的矛盾,及保護主義與全球化間的劇烈拉扯的政策不確定性。
日期:2025-06-20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面對人生下半場,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勞保、勞退與國民年金成為上班族退休規劃的三大支柱。這幾筆錢可是你養老的重要靠山!但這些錢到底該怎麼領才划算?選一次領還是月領比較好?更可怕的是,有沒有可能你繳了一輩子,最後卻「一毛錢都領不到」?
日期:2025-06-20
中央銀行周四(6/19)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在會後記者會上,央行總裁楊金龍照例在說明完理監事決議內容後,開放讓媒體「問好問滿」。談到後續是否有降息可能,楊金龍並未鬆口,但他表示今年下半年經濟不確定性較高,若通膨率下來、經濟不好,央行當然會關注降息對房事的影響。對於媒體詢問央行是否有「預防性將息」的討論,楊金龍明確否認,但強調「若明年經濟明顯惡化,才可能討論,但目前無此共識。」對於第七波房市管制已開始奏效,是否接著可能放鬆管制?楊金龍表示目前措施雖開始奏效,但目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偏高(37.15%),因此要等9月再議,目前暫無放寬計劃,若房價持續上漲,不排除加碼,但若指標有下來,第八波就沒必要。有關匯市部分,楊金龍再度向進出口商、外資甚至媒體喊話,認為這三者都是匯市中的關鍵角色,盼能協助央行穩定外匯市場,避免引發「預期心理」、「羊群效應」,「否則湖面都快平穩了,但即使是一塊小石頭仍揮激起漣漪。」
日期:2025-06-19
中央銀行周四(6/19)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在政策利率方面,央行表示考量今年我國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且預期國內經濟溫和成長,但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為審慎因應美國經貿政策等變化帶來之影響,因此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這次也是央行第五次利率維持不動。至於房市管制議題,央行決議按兵不動「不推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繼續現行相關措施,包括持續關注銀行信用資源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按季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具體改善方案執行狀況,並配合辦理專案金檢,促使銀行積極落實本行之相關規範。對於各界關注的匯率議題,央行表示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若有不規則因素,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而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此外,央行認為因下半年面臨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加以上半年提前拉貨效應及基期已高,經濟成長將趨緩,因此維持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 3.05%,與3月預測值相同,CPI年增率預測值則下調為1.81%。
日期:2025-06-19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週三 (18 日) 連4次維持利率政策不變,主席鮑爾釋出偏鷹訊號,台股投資人關注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加上以伊戰爭戰線恐怕再擴大,傳出美國將在24小時內空襲伊朗,市場多空交戰明顯轉向空方。指數最低來到21981.68點,下跌375點或1.6%,台積電也是開低走低,最低來到1030元,下跌25元或2.3%。金控股包括富邦金、國泰金也都下跌2%之多。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部分小型概念題材,分析師認為,投信季底作帳、低基期具漲價題材概念股,像是記憶體股、伺服器機殼、數位雲端、重電等類股逢低可留意,但仍務必「低接不追高」。鮑爾表示將在觀察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後再行動,委員會透過「點狀圖」(dot plot) 指出,預計年底前仍可能進行2次降息,但明後年將只各調降1次,等於這3年一共降1個百分點。FOMC本次聲明內容與5月會議差不多,美國經濟整體將以穩健速度成長,失業率偏低、通膨略高。鮑爾指出,歷史經驗顯示關稅最終會推高消費端價格,「我們知道這會發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實際跡象後再做決策。」觀察聯準會目前面臨兩難的部分,主要是通膨上升通常要求升息抑制過熱,但經濟成長疲軟又可能需要降息刺激,而美國失業率維持在4.2%,仍相對穩定,也是聯準會官員認為不急於行動的理由之一。鮑爾強調,當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仍高,目前只是迷霧籠罩時期的預測,穩健的勞動市場提供聯準會更多彈性延後降息時點,避免對抗短期數據波動。聯準會也同時關注其他政策對通膨與經濟的潛在影響,包括國會稅改與支出法案、移民政策收緊及放寬監管等措施,政策有望推升溫和推升經濟成長,但也可能擴大赤字、限制部分產業勞動供給。
日期:2025-06-19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6/18(三)登場。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稅法與政策教授克勞辛(Kimberly A. Clausing)直指,川普2.0的關稅正犯下經濟孤立主義、財政政策、全球集體行動退縮的三大錯誤。克勞辛強調,這將導致美國「大規模自殘」結果,形同把(足)球踢進自己球門。她認為,這些對美國產生包括經濟成長預測下調、生產力會下降、經濟會趨緩等「自我傷害」,且目前關稅實施後,會讓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支出逾2000美元,這比減稅帶來的好處還大。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供應鏈衝擊,KPMG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則回顧起台灣「供應鏈三部曲」,這包括第一部曲:1970年代的「MIT時代」;第二部曲:80年代「西進中國」;第三部曲:90年代至今的「新南向與新東向策略」。陳彩凰盛讚以上50年的供應鏈經歷是「台灣的驕傲」,台灣企業調度全球供應鏈的彈性與經驗特別厲害,且能在天然資源不豐富的地方,順著全世界的趨勢,孕育出如此大的經濟體與強健的產業鏈,這如此經驗是「舉世少見」的。此外,對於美國國貿法院作出川普關稅「違法」的裁定,白宮也對此提出上訴一事,陳彩凰也提醒大家應密切注意後續判決結果的走向。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整體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台壽與政大商學院最新調查顯示,民眾大多對退休金規畫缺乏信心。IMF前經濟學家根據其在台灣的觀察,建議利用多元配置來抵禦通膨並分散風險。
日期:2025-06-18
(今周刊1487)在關稅戰前景未明、各國豁免期即將屆滿之際,美中作為核心戰場,下一步動向備受矚目。法國外貿銀行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深入剖析這個牽動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關鍵變數。
日期: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