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運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運用共有7982項結果
全球股市

受惠中國經濟回暖、消費復甦,美團首季淨利增加逾36%,財報超乎市場預期!

中國電商平台美團於6月6日公佈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大幅成長25%,達到73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586.2億元大幅上升,主要歸功於美團精選業務在運營提升的成效,也讓市場看到中國消費復甦的跡象。

日期:2024-06-07

理財

當航海王、追AI股,小資女存股百萬元還買小宅!用股票、ETF拚被動收入,老一輩「定存」已落伍?

AI旋風帶動台股衝高,大盤差點攻上22000點關卡,投資台股再度成為全民運動。不論是投資ETF、個股,如何替自己創造資本利得、被動收入,成為上班族討論話題。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理財現況進行調查,發現把股票、ETF作為主要投資工具的比例,已經超越儲蓄。

日期:2024-06-07

國際總經

美政府傳要查輝達、微軟、OpenAI壟斷AI產業…為何被盯上?陸行之曝可能原因:台積電恐被拖下水

今周刊編按:在全球AI熱潮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市值屢屢創下新高。然而,外媒近期披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司法部將調查AI大廠是否涉及壟斷,對象包括OpenAI、微軟和輝達,因其在AI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分析,有擔心美國司法部是不是被競爭者遊說來修理一下輝達、微軟與OpenAI,再來拖個台積電下水,希望台積電法遵部門能謹慎應對。陸行之指出,反托拉斯最大的著力點是觀察獨佔公司是否用不當手段讓競爭者無法競爭。

日期:2024-06-07

國際總經

東協1000大論壇》新南向成台灣最大海外投資地,出口成長5成… 國貿署副署長:用客製化服務,建立信賴

近年台商因應美國去中化策略,積極佈局東協。《今周刊》6月6日舉辦「開創東協新版圖,航向亞太新時代」2024東協台商1000大調查暨論壇,分享東協市場新趨勢。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與會分享,新南向地區已超越中國,躍升為台商最大海外投資地,台灣應鎖定東協需求,提供協助其經濟發展的企業夥伴,盼台灣與南向國建立互惠、信任的合作關係。

日期:2024-06-06

話題人物

日本作家寫台灣這本書 排行榜竟超越村上春樹!愛上台灣40年 他喊:台灣的時代來了!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後一個月,日本政府公開向許多幫助日本的國家道謝,其中卻不包括台灣。「災區民眾知道台灣給我們很多幫助,卻不太清楚細節,而且很多台灣人捐了錢、幫助別人也不會主動去說,所以我決定要把這些事情都告訴日本人。」來自日本愛知縣的「新台灣住民」木下諄一回憶起這段過往。「我們想了解更多台灣的事情。」日本朋友的一句話,讓當時已住在台灣30年的木下諄一決心動筆寫下小說《アリガト˙謝謝》,來記錄這場逐漸改變台日關係的大地震。

日期:2024-06-06

科技

黃仁勳口中的AI工廠是什麼?日月光已導入!引進美超微水冷散熱AI伺服器,如何讓工廠更擁「五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全台掀起AI旋風,只是他口中最常提到的不是AI PC,而是將更多篇幅,擺在要價數百億的AI伺服器與「AI工廠」。未來每一座工廠都需要具有五感,並裝上「大腦」,不僅提升效率、更節省能耗。美超微、日月光半導體、中華系統整合攜手在高雄打造全台首座水冷散熱技術的資料中心,透過人工智慧優化研發與生產流程,還能提供更好減碳成果。日月光表示,採用水冷技術伺服器,預計可節省20%以上的能耗。

日期:2024-06-06

台股

股市常見追高殺低、殺聲隆隆 為何想要財富自由 「隨緣力」、「歡喜力」缺一不可?

連續幾週介紹了「交易十力」的各項內容。交易十力有:平靜力、觀察力、推理力、想像力、抉擇力、放棄力、果決力、容忍力、隨緣力、歡喜力。「交易十力」是每位交易人想在股市穩健獲利,早日達成財富自由不可或缺的十種交易能力。

日期:2024-06-05

傳產

OEM轉型ODM有成 裕慶近兩年EPS翻三倍 它靠展示架征服可口可樂 毛利率逾46%

轉型,永遠不晚。台灣展示架大廠裕慶,成立第十七年,才決定從OEM轉型ODM,勇於改變,讓它獲得美國十餘家知名企業青睞,更帶動獲利翻倍。

日期:2024-06-05

科技

你的網購全靠他們 三輪車廠、外送平台參戰 直擊!新玩家攻物流「最後一哩配送」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五三%,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日期:2024-06-05

台股

專家觀點》留意本益比修正後的波段買點 AI概念股的好戲能續演?

(今周刊1433)COMPUTEX開展、台股嗨翻,相關概念股紛紛表態,但專家提醒,多數廠商儘管搭上AI順風車,但獲利尚未跟上,目前本益比普遍偏高,建議密切觀察後續營運狀況再布局。

日期: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