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還要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還要能共有113項結果
話題人物

開會半小時後心臟病猝逝…72歲張念慈曾說要拿浩鼎做示範、證明「台灣有能力做一流生技業」!

浩鼎生技(4174)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週四(12/29)上午10時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9點他還在跟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半小時後自美接獲噩耗,員工無比震驚,不敢置信。張念慈生於1950年,旅美數十年曾任職Merck、Sharp&Dohme和Rhone-Poulen c Rorer等世界知名藥廠。1993年他首先創辦第一家公司Cinogen,隔年再創立健康食品公司Pharmanex,並將Cinogen併入 Pharmanex,四年後Pharmanex以1.35億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IN)集團。1998年成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2002年返台創立台灣浩鼎。除了從事高風險的新藥研發,張念慈在生活上也處處體現他冒險的精神,早年喜歡登山、玩遊艇、風帆,率員工一起泳渡日月潭,處處追求登峰造極;他重視家庭,喜歡廚藝,講究品味。一輩子投身生技產業,張念慈曾說認為,第二波生技創業潮將遠比第一波要精采,10年內生技業創造兆元產值不會只是夢想。以下是張念慈2015年接受今周刊專訪,以第一人稱口述的整理內容。(原文刊載於2015/8/20,更新時間為2022/12/29)

日期:2022-12-29

品味收藏

宏觀設計 張智鈞|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人與空間自然互動

宏觀設計總監張智鈞認為,有時設計師要像心理醫生或偵探,抽絲剝繭,發掘並滿足客戶潛藏需求之外,還要創造價值,讓人與空間自然互動,享受舒適的居家生活。

日期:2022-12-27

科技

邁向淨零排放之路 Moxa扮演穩固強韌電網的關鍵角色! ——專訪台灣區總經理林世偉

受困電梯、路口紅綠燈號誌大亂、酷暑沒有冷氣可吹,這些都是跳電瞬間民眾最有感的不便。當前台灣電力系統正處於「轉骨」時期,沒有穩定的通訊就沒有強韌電網!Moxa身為工業通訊設備領頭羊,正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路上的關鍵角色。

日期:2022-10-28

品味收藏

從法蘭西晚報走向高級製錶的黃色笑臉!RM 88 Smiley陀飛輪腕錶展現不凡工藝

從上個世紀七零年代流行迄今,人們幾乎都要忘記這張黃色笑臉的起源了,它卻未曾消失,這次更走上頂級製錶品牌RICHARD MILLE的錶盤上。這一抹曾席捲時尚圈,在流行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的黃色笑臉,於1972年首次由資深編輯富蘭克林.羅法蘭尼(Franklin Loufrani)見報於《法蘭西晚報》,一旁的小短文還這樣寫下:「花點時間笑一笑。」(take the time to smile),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抹微笑會自此身價水漲船高。微笑一直以來都是溝通交流的橋樑,透過風靡全球的Smiley持續傳達著積極的正能量,RICHARD MILLE也特別將其放上錶盤,開啟了鐘錶史上歡樂洋溢的新世界。

日期:2022-10-20

台股

台積電漲半根停板、大盤翻揚逾300點! 想要大賺小賠 這三個心法要顧牢牢

台股連續兩天拉高,台積電今(5)日盤中最高拉半根停板,集中市場更大漲300多點,從本周一創下今年最低點的13273.48點持續反彈,累計兩個交易日已上揚逾500點。前二周談如何做到大賺小賠的系列文章,分別討論了(1)提高勝率,以及(2)提高益損比。本周將談談最後的(3)貫徹執行力。

日期:2022-10-05

職場

25歲在台積電年領150萬,卻棄金飯碗投入一條龍房產:不只想賺錢,要讓更多人擁第一間房

吳建賢(Cosmo)大學時期活絡社團,當過系學會會長。退伍後一位同學引薦他到台積電當生產課長,他笑說這其實是「台積電最基層的主管」。他經常輪夜班,身體出現狀況,工作2年又2個月就決定離職,「25歲年薪加上股票超過150萬,很多人覺得你怎麼可能會離開?」其後他去上身心靈、財商等課程,並和朋友合夥創業,沒想到慘賠,負債300~400萬元。29歲那年成立「財富方舟」,靠著投資房地產賺到一桶金,找到事業方向。擅長教育的他說,自己想幫助更多年輕人實現財富自由。從財商著手,打造被動收入的包租公系統,目前集團年營收破億元。

日期:2022-09-06

生活消費

植物肉可以更好吃!黃銘賢投資蔬食集團、單店業績200萬:競爭對手少,發展空間媲美路易莎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近年一直提倡「純素肉」的優點。他說:「食用植物性食品可以協助應對氣候變化及保護環境。」他身體力行,投資植物肉類品牌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路易莎創辦人黃銘賢看好蔬食市場,今年2月投資SUN BERNO光焙若蔬食集團近8成。他強調,蔬食是善待身體愛地球的表現,他一直期盼能打造更多元美味、永續的蔬食餐飲環境,並期望透過產學合作將SUN BERNO光焙若打造成為台灣蔬食研發創新的平台。

日期:2022-08-24

科技

新創落地美國的關鍵

台灣新創者進軍美國,應把事業與家庭都帶來美國,展現在當地長久工作與生活的決心;如此一來,客戶、同事與投資人才會認為你是玩真的,把你當成有機會合作的夥伴。

日期:2022-06-22

國際總經

專家評析俄烏戰火…美國是大贏家、俄羅斯經濟規模不復從前,中國則成「這陣營」的老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滿一個月,這場戰爭開啟凶險的2022年,面對未來未知的國際情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都警告,俄烏戰事將造成全世界物價衝高、拖慢全球經濟增長、糧食價格攀升,甚至衝突升級,多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將影響全球經濟,讓其他國家面臨重大外溢效應。

日期:2022-03-29

未來,一直在進步

一場新材料研發計劃 如何在未來掀起革命? 太陽能板、輕軌列車、紡織全有「它」的身影 

台灣向來以工業大國自居,舉凡電子、光電、紡織、鞋業、汽車工業及建築等,都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是,民眾往往看到「成品」,在這些領域中所用的「材料」,卻猶如一個小螺絲釘,雖然構築出一項成品最基礎的部分,卻不是以主角姿態登場,反而是最重要的關鍵配角。

日期: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