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鄉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鄉下共有668項結果
字媒體

「南庄橙」躍國際!柯亞奪世界果醬大賽金獎⋯一瓶失敗果醬成創業起點,果醬女王如何10年磨一劍

今周刊編按:台灣品牌參加英國「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今年締造史上最佳成績,總計奪得超過40個獎,包括8個金獎。其中,台灣「果醬女王」柯亞以台中茂谷柑、台中蜜柑、日本蜜柑及琴酒製作「蜜柑友達」果醬拿下金獎,這是她第五次登上舞台。柯亞表示,新竹林管處的介紹認識南庄橙,就被它酸香濃厚風味吸引,和一般栽植的商業柑橘品種很不同,過往她原本打算不再參加比賽,但願意重披戰袍,就是要讓世界認識台灣特有種「南庄橙」。(原文刊載於2019/5/11,更新時間為2024/4/24)

日期:2024-04-25

職場

高普考分發職缺怎麼挑?中央升遷快、地方涼缺多?台大畢業生、曾做13年公務員用統計數據分析這麼說

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的工作差別在哪?中央更常需要面對重大的議題,提出新的政策或撰寫資料,需要有更強的論述能力。我個人的公務歷程,前半段都是在地方政府工作,後半段則在兩個中央部會服務。在地方政府的時候,對中央總是有個美好想像,當然也有批判,例如覺得中央「不食人間煙火」、感受不到真正執行的壓力跟問題,儘管如此,很多年輕公務員想必都有著「想調去中央見識」的期待。等我自己真的到了中央之後,才發現中央部會的工作跟原本想像的不一樣;而在中央機關,又看到不少從來不曾在地方政府服務過的長官同事,把地方政府想得無遠弗屆、觸角無所不及,明明同樣是公務體系,竟然兩者之間都對彼此有些奇妙的幻想。這一段除了寫給剛考上高、普考正要選填志願,對於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不知道如何抉擇的人,也寫給想從地方進中央、或從中央商調到地方的人。

日期:2024-04-23

政治社會

郭智輝年輕時曾當翻譯、司機,郭台銘大讚他「能力好、日文強」親揭與準經長1980年認識淵源

準閣揆卓榮泰週二(4/17)公布第3波內閣名單,宣布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將擔任新任經濟部長,對此,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也於週三(4/17)透過辦公室發布新聞稿,祝賀準經長郭智輝,郭台銘憶起兩人的相識,大讚郭智輝「能力好」,更提起當年一同赴日談生意的過往。

日期:2024-04-17

國際總經

日本櫻花季人山人海!現在進行式的「觀光立國」,台灣人是「最大金主」

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正值日本櫻花花期,今年恰逢櫻花比往年開得晚,讓許多原本趕不上花季的觀光客得以一睹櫻花盛開的丰采。美麗的櫻花讓許多遊客看得如癡如醉,但櫻花所在之處也是人山人海,不少地方在欣賞櫻吹雪的同時,也得承受人流推擠。

日期:2024-04-17

科技

多種新冠疫苗問世 都靠他的獨門關鍵技術 享受小發現!疫苗大師葛拉漢揭開發心路

新冠疫苗背後的關鍵推手之一、疫苗研究學者葛拉漢首度訪台,他做了哪些努力,讓新冠疫苗「快又有效」?他又怎麼看高端在疫苗界的角色?

日期:2024-04-17

理財

不想再為賺錢忍耐!他從人人欣羨的大企業離職:比起過去月花4萬奢侈生活,月花1.4萬簡樸小日子更幸福

從小到大,我就被灌輸要當個普通人。努力念書考大學,成為上班族,和大家一樣在社會上打滾,也和大家一樣常常覺得痛苦又無能為力。儘管畢業後進入大公司任職,卻做著一份與個性牴觸的工作,一面辛苦工作一面還學貸,身心都快崩潰了卻沒有勇氣辭職。然而,我下定決心轉職時的那段休假,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那是個相當平凡無奇的一個月。但我終於發現,我想追求的只是一種「這輩子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人生。

日期:2024-03-22

科技

曾為20倍的薪水心動考慮去巴基斯坦...「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大學恩師的一句訓誡,推動了我創業之路

自京瓷創立至第二電電(今KDDI)成立,再到2010年協助日航自破產中重生,稻盛和夫這位當代的卓越企業家從心出發,堅持以創新與熱情,走在「敬天愛人」的正道上,為台日眾多企業樹立典範。

日期:2024-03-21

職場

研究造福水產業、致力海洋保育 張清風獲頒海洋貢獻獎 沒看過海的農家小孩 成為海洋生物權威

海洋大學前校長張清風,是研究魚類、珊瑚性別轉變的國際權威,更是台灣海洋教育的重要推手。小時候幾乎沒看過海,夢想是長大賺錢「蓋圖書館」的他,為何會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4-03-20

情感關係

被倒會上千萬破產的親戚長輩,卻主動來我家要教我理財...吳淡如經驗談:出社會你該懂的「人情界線」

界線模糊會造成什麼影響,我相當有經驗。我的父母都是循規蹈距的教師,耳根子也軟。只要有人來說我們家孩子什麼,他們一律要求我們改進。問題在於有些人的意見是相左的,所以他們的要求可能是今天A,明天B,飄忽不定。

日期:2024-03-20

政治社會

22人熱血社企綠然 前進巴拉圭 揪企業減碳省錢 拿來為弱勢家庭裝電燈

海外援助的方式很多,在台灣,有一群新創、社會企業與政府攜手合作,用創新服務和技術,深入友邦國家解決當地發展困境,讓台灣的影響力擴散到海外。

日期: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