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鄉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鄉土共有223項結果
政治社會

期望像牛一樣守護國土,李登輝:為了台灣,我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

我在1999年出版的《台灣的主張》一書中寫道:「『新台灣、新台灣人』一定要基於使命與責任,彰顯自己的存在,創造新的歷史。」我這個想法至今仍未改變。未來,我們需要處理的問題無可勝數。為此,我希望重新指引出台灣未來該走的方向,故將本書題為《新.台灣的主張》。

日期:2020-07-30

個人成長

從興趣啟動職場優勢 公視台語台新聞主播鄭家和:有咱通好釘根的所在,就有咱發揮的舞台

主播台上的光鮮亮麗令人稱羨,背後不為人知的是深耕多年的磨練與厚實經驗的積累堆疊。就如熟諳台語及熱愛台灣民俗文化的鄭家和,將興趣結合專業,透過不斷進修學習與自我精進,一步一腳印成功登上公視台語台下暗新聞的主播台,同時也成為以興趣為業的最佳典範!

日期:2020-07-08

美食旅遊

與世無爭的樂園 謝金河看台北捷兔的三寶一好

看到政治場域的對立與廝殺,台北捷兔反而像是一個與世無爭的樂園,大家放下手邊的工作,盡情揮灑汗水在山林間,一個禮拜聚會一次,真正發揮我心中「無憂無慮又無愁,何必斤斤計小籌」的境界。

日期:2020-06-09

政治社會

網紅泛濫的世代》矽谷投資家觀察:那些早晚會被淘汰的「網紅」3共同點

這段時間長時間居家防疫,當然看多了各種串流影視以及YouTube、IG、TikTok五花八門衆多「網紅」與「網不紅」的節目。

日期:2020-05-19

政治社會

「武漢人不喜歡,我們就不能使用」 釋昭慧籲終止不當疫名使用:應稱新冠肺炎

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釋昭慧法師(俗名盧瓊昭、法名昭慧),14日於臉書發文,呼籲停止繼續使用「武漢肺炎」,「必須尊重被名稱所指涉之當事人的感受,既然武漢人不喜歡使用這個稱謂,我們就不能使用。」她認為應以「新冠肺炎」稱呼COVID-19。

日期:2020-04-15

情感關係

回家的路

做為一個臺灣人,我們往往把故鄉當成是異鄉;做為一個臺北人,我最怕過年,因為大部分的臺北人都離開了臺北,回去他們的故鄉了,而我們一家人只能在空盪盪的臺北街頭閒晃,只差點沒有躺在 路中央宣告占領臺北。

日期:2020-04-06

個人成長

詩人楊牧已逝 讀〈航向愛爾蘭〉詩裡相會

在台灣文壇,楊牧以詩與散文穩居一席之地。在全球瀰漫著疫情低氣壓時刻,他以八十之齡揮別人間,留下充滿浪漫主義、社會批判精神的作品,供後人吟讀賞析。

日期:2020-03-18

生活消費

牽動政治敏感神經 《國際橋牌社》開播首日近百萬人次收看

台灣首部政治影集《國際橋牌社》1月20日首播收視告捷,網路討論度居高不下,春節連假期間,《國際橋牌社》的討論熱潮可望持續延燒。

日期:2020-01-22

美食旅遊

嘉義民雄/在空襲廢墟裡 打貓社重新崛起

跨過牛稠溪來到嘉南平原小鎮,古為平埔族打貓社部落的民雄,至日治時期興建民雄火車站,田庄迅速發展出繁華市街;然而,小鎮卻在一九四五年的美軍空襲,風華灰飛煙滅,沉寂許久的樸實,如今在青年返鄉熱潮的帶動下,又再度漾起了活躍的生命力。

日期:2020-01-22

美食旅遊

大年小遊逛巷弄

翻開記憶裡的行旅篇章,你有多久沒在台灣走走了呢?雖然生活忙碌,卻也要適時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春節時,不妨帶著家人探索風情小鎮,從古情古味的巷弄間品讀人文歷史,在豐儉由人的食味中感受常民文化,讓各種溫柔的、感動的體驗,積累成好好過生活的動力。

日期: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