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醫療機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機構共有328項結果
焦點新聞

「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但有空間做!」 前矽谷創投返台打造首個線上醫療平台 只因醫師的一句話

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便利,但對偏鄉居民來說,生病就醫卻需要長途跋涉。過去旅美多年後返台的徐克宇,成立台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APP」,將醫療服務搬到線上,串接醫護、患者、機構等,翻轉大眾將遠距醫療當成「視訊」的印象。

日期:2022-02-24

全台防疫報導

3/1起防疫鬆綁》運動、拍照免戴口罩 雙鐵、賣場可吃東西!7張圖一次看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目前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為兼顧與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經評估Omicron變異株特性、疫苗覆蓋率、醫療量能整備狀況,及國際防疫措施開放情形等,宣布今(2022)年3月1日至3月31日,將適度放寬防疫措施!

日期:2022-02-24

政治社會

醫學、工程名校合併一周年 文化融合挑戰仍大 陽明交大摩擦中尋共識 著眼醫電整合

合校一年以來,陽明交大傳出不少爭議,小從LOGO設計,大至人事任命,要如何帶領學校度過磨合期的陣痛,考驗校長林奇宏的領導能力。

日期:2022-02-23

焦點新聞

民團支持修法 建立診所更友善無障礙就醫環境

衛福部日前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修正草案,新設診所須符合環境友善規範,受到關注。多個民間團體今天表示,「診所要進步,支持衛福部」,支持修法建立診所更友善無障礙就醫環境。

日期:2022-02-16

政治社會

守護全民健康安全

充足的醫療服務與長照機構,是因應人口老化的兩大政策支柱,但長期而言,全民健保與長照皆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不過,只要各解開一項限制,就能大幅紓解兩者的財務壓力。

日期:2022-02-09

全台防疫報導

第三劑不是與「病毒共存」的關鍵? 李秉穎曝:這20%的人才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縮短第三劑施打間隔,只要打滿12週即可登記預約。不過疫情似乎篤定無法清零,許多國家都已經確定要與「病毒共存」!對此,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強調,與「病毒共存」的關鍵不在於第三劑施打率多少,而是有20%的人連一劑基礎劑都沒打,完全沒有就會有較高重症的可能,國人就沒有辦法安心與病毒共存。

日期:2022-01-20

國際總經

強制百人以上企業員工打疫苗遭駁回 拜登感嘆:最高法院封殺員工的救命要求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9月對百人以上企業員工下達疫苗強制令,美國最高法院13日否決這項命令,拜登隨後發布聲明表達「失望」,稱這些要求完全基於科學與法律,他呼籲企業領袖持續奉行疫苗要求,保護員工、顧客和社區。

日期:2022-01-16

全台防疫報導

第3劑疫苗「隨到隨打、免預約」 新北市3大接種規劃啟動:方便、加速民眾施打第3劑

中央宣布即日起縮短第三劑疫苗接種時間為三個月,新北市有128萬人符合接種資格,市府衛生局推出三大疫苗接種規劃,除了原有全市481處合約醫療院所外,1日13日至15日增加中大型接種站及機動接種站,呼籲還沒打疫苗民眾儘速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同時鼓勵接種第三劑追加劑。

日期:2022-01-08

政治社會

健保署「這業務」上雲端 六年為台灣省下93億元! 為何鼓勵大家上傳自費用藥紀錄? 衛福部這麼說

一位感染肺炎的老婦,到台大醫院就醫後沒幾天,又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就診,看診的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盧進德原本準備開立抗生素治療,查詢雲端藥歷後發現,老婦正在服用同一型抗生素,但她本人並不清楚。「如果是以前,她可能要同時吃兩種效果一樣的藥,但現在我會告訴她,把台大的藥吃完就夠了。」盧進德說。

日期:2021-12-22

健康

長庚醫院勇奪國家新創獎45項大獎 研究量能驚人 成果大放異彩

2021年第18屆國家新創獎昨(17)日頒獎,長庚醫院勇奪45項獎項,在全台醫療機構中獨佔鰲頭,不但展現強大的研究量能與豐沛的創新力,商化應用價值也將帶動台灣創新科技的新格局,更能造福病患。

日期: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