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醫療體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醫療體系共有395項結果
焦點新聞

確診Omicron「跟感冒一樣」台灣人免驚?4理由告訴你,這個想法有多危險!

日前1名旅居荷蘭的台灣人,在網路上發文,稱確診Omicron「跟感冒沒兩樣」,荷蘭每天確診人數破萬,當地居民一樣活得很好,「台灣在怕啥?」該文一出,立刻引發熱烈討論,對於感染Omicron的風險,各方意見不一,國外甚至出現「靠感染Omicron獲得免疫力」的說法;對此,醫學專家認為,基於以下4個理由,把Omicron視為重感冒、靠染疫獲得免疫力等觀念,都很危險,猶如「玩炸藥」。

日期:2022-01-13

政治社會

疫苗預約全滿,北市下周加開7中型社區接種站 柯文哲:擬採輕、重症分流處理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再擴大!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表示,若本土疫情再擴大,北市確診案例超過200件,參考去年5月疫情處理流程,擬將輕、重症分流處理,輕症將移至專責防疫旅館觀察。此外,為增加疫苗接種率,北市自下週一起,將加開7中型社區疫苗接種站,自本週五上午9點起開放預約。

日期:2022-01-10

全台防疫報導

第3劑疫苗組合傷腦筋!該選莫德納還是BNT 醫師:30歲以上打這款

桃園機場疫情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宣布,年滿18歲以上的民眾,只要與第2劑間隔12週,即日起可接種第3劑追加劑,廠牌自由挑選,但2劑都打AZ的民眾,不建議第3劑再施打AZ疫苗。為了第3劑的疫苗組合,民眾傷透腦筋該打哪種最好,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便在臉書上以30歲為分水嶺,給了疫苗廠牌施打建議。

日期:2022-01-08

全台防疫報導

「桃機群聚」運將染Omicron...台灣潛藏危機浮現?專家「傳播力比Delta快3倍」籲快做3件事:否則又要措手不及

桃園機場群聚事件如今擴大為5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最新定序結果,其中,防疫計程車司機證實感染Omicron變異株。毒理專家招名威也在臉書上向民眾呼籲,現在美國的Omicron爆炸性3級跳成長,台灣絕對不可能置身事外,全民一定要做好3項防護措施,否則又會措手不及!

日期:2022-01-05

國際總經

單日確診直逼13萬例創新高!面對Omicron威脅英國照常跨年,首相強生為何不採行新防疫措施?

本周一(27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會見了首席醫療官員惠蒂(Chris Whitty)和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等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數據,進行探討,並藉此決定,是否要祭出新一波防疫措施。

日期:2021-12-29

政治社會

第4屆政府服務獎今頒獎 臺東縣府為非六都唯一連3年獲獎縣市政府 蘇貞昌院長給予高度肯定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14)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01廳辦理第4屆「政府服務獎」頒獎典禮,臺東縣政府以「臺東南迴原鄉衛生所躍升醫學中心級服務品質計畫」榮獲社會關懷服務類獎項,由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親臨現場頒獎。臺東縣縣長饒慶鈴也親自前往受獎,並感謝蘇貞昌院長肯定。

日期:2021-12-15

科技

透過NFT,人類將進入前所未有的「醫療元宇宙」

我一直深信,台灣如果要成為更好的社會,一定要持續推動「三意」來解決和改善各種問題,用「創意」來同步推動「公益」和「生意」。

日期:2021-12-09

科技

北醫大醫療科技展:驅動精準醫療、啟用生醫園區

北醫大體系今年聚焦「精準醫療.智慧創新」,於臺灣醫療科技展上大秀「一校六院」之傲人研發成果,更宣布2022年將啟用雙和生醫園區,結合全臺首創的「生醫加速器」,打造臺灣的「生醫矽谷」。

日期:2021-12-03

政治社會

秀傳醫療、COMEBUY、祥圃等21家華人企業獲2021創業最高榮譽肯定

全國創新創業總會12月2日(四)下午在圓山飯店舉行「中華民國第44屆、海外華人第30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蒞臨頒獎,行政院羅秉成發言人、選拔指導單位經濟部林全能常務次長、僑委會徐佳青副委員長及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等400餘位嘉賓到場觀禮,向全體得獎人表達祝賀與肯定。

日期:2021-12-03

健康

2021臺灣醫療科技展》全台首創 大學x醫院x產業三位一體的生醫園區

2021臺灣醫療科技展今(12/2)揭開序幕,臺北醫學大學串聯醫療體系,結合一校六院的特色,以「精準醫療.智慧創新」為主軸,主打七大亮點,展現大學X醫院X產業的充沛量能。

日期: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