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銀行保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銀行保險共有225項結果
理財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舉辦CFP® 與 AFP授證典禮 理財最高國際證照 持證人數突破3千 助推財管2.0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以下簡稱FPAT) 將於2 月17 日舉辦「CFP®與AFP授證典禮」,展現金融業界培育國際級理財專業顧問的努力成果。

日期:2023-02-13

退休

想靠勞保老年年金就「安穩退休」不切實際!退休沒收入錢卻越花越多...長壽金錢2風險比你想的更艱困

以內政部公佈的「110 年簡易生命表」來看,隨著國人平均餘命不斷提升,台灣高齡者平均壽命已來到80.86 歲,其中男性77.67 歲、女性更高達84.25 歲,現代人高齡化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實已不容忽視⋯⋯當人們越來越長壽、生存時間過長(活太久)之下,會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是「活太久,但身體還算健康,卻因為退休不工作、沒有收入時間長,錢是越花越多」;其二「身體不健康(更嚴重是失能或失智),導致醫療及長照費用的飆高」。

日期:2023-02-01

金融

挺18歲開戶 純網銀推專屬優惠 開辦網路投保業務、切入18歲新戶 將來銀行敏銳觸角跑第一

隨著民法成年年齡下修,金管會銀行局配合修法,2023年起滿18歲就可申辦信用卡正卡、現金卡或銀行開戶,國發會人口推估,2022年約有21萬人滿18歲,2023年滿18至20歲者合計將有60萬人,成為銀行推展數位金融版圖的關鍵族群。

日期:2023-01-05

焦點新聞

政府「還稅於民」是民主還是民粹? 台灣6年超徵逾1.3兆,舉債卻更多 領現金你該知道的3件事

政府2022年稅收預計超收逾4500億元,民間「還稅於民」呼聲高,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鬆口,將規劃用「發現金」方式與全民共享超徵稅收。不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籲,「以立委立場當然要討好選票、討好民粹」,呼籲蔡總統不要每件事都順從民粹。還稅於民,究竟是經理性辯論思考後的民主選擇,還是撒幣拼選戰順應民粹?

日期:2023-01-03

台股

景氣不好,金融業怎麼好!趁低入手金融股?國泰金(2882)、第一金(2892)...張真卿點名5支觀察指標

國內金融業上市上櫃公司的形態可分為:商業銀行、企業銀行、壽險公司、產險公司、票券公司、證券金融及證券商七大類,個別差異甚大,惟共同點是金融業與景氣同步,景氣暢旺時也是金融業的盈餘高峰期;在景氣連續藍燈時,金融業仍難有表現。

日期:2022-09-22

國際總經

北京連500元月餅都要管,中國銀行業倒債地雷連環爆!債主不還錢、大股東又掏空銀行,金融風暴剉咧等?

群眾集體拒繳爛尾樓房貸,房企倒債壓得銀行無法喘氣,政府稅收大減、赤字暴增、銀行造血功能大跌,中國金融風暴的警訊,愈來愈響。

日期:2022-08-17

台股

彰銀案情牽17年、纏訟7年終於落幕!台新金撤回財政部訴訟

台新金控(2887)週三(8/10)下午5點在證交所舉行記者會,由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出席,說明情牽17年、纏訟7年的台新金彰銀案事宜,台新金宣布撤回對財政部彰銀經營權訴訟案。為了併購保德信人壽,台新金去年承諾金管會將在6年內出清彰銀持股,其中,已在6/2申報轉讓136萬張彰銀持股,由於8/10彰銀股價收在18.2元,似乎達到外傳所謂的「目標價」。

日期:2022-08-10

台股

國泰金、富邦金...金融股都適合存股嗎?投資達人:選「這1種」股息領到往生,傳子又傳孫

上週股市的震撼彈是南山人壽淨值大跌,居然有可能造成它的大股東潤泰新、潤泰全,和寶成工業面臨下市的風險。南山人壽雖沒上市,但卻影響了三家上市公司。另外,上市公司三商人壽也因投資失利,股價大跌。存金融股,有沒有可能存成骨灰?

日期:2022-08-02

台股

金融股不是超穩的嗎?南山、三商壽財報暴雷...行內人曝「為何你不該相信買金融股穩賺不賠」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這兩天全球市場相較上星期的震盪和緩不少,台灣市場卻因幾檔金融股的財報暴雷,許多投資人顯得惴惴不安,我也接到幾位朋友和長輩的詢問:「金融股不是超穩的嗎?金融股每個都家大業大不會倒,政府更不可能放手不管。我沒有要像很多人一年賺20%,選金融股是固定配息、股價平穩,執行存股,創造被動收入。」

日期: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