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銀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銀髮共有642項結果
保險

核保寬鬆、保費便宜、前三年「保本」 小額終老險老少咸宜? 拆解三大話術

政府期許透過小額終老險拉高國人的死亡保障,保險業者也喜歡強調該商品CP值高,但買保險應考慮實際需求,不論是高齡者或青壯族群,投保前都應當三思。

日期:2023-03-15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從大眾運輸到個人駕駛 交通有愛 通行無礙

為了提升整體交通環境,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近年來廣設公車候車亭服務燈,並配合鼓勵計程車與專業代駕業者參與代駕駕駛人推薦標章的取得,甚至更進一步多處設置科技執法系統,提升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安全與便捷。

日期:2023-03-10

話題人物

賣塔位、生前契約有多好賺?一座真龍殿賺破千億!殯葬天王李世聰的財富聚寶盆解密

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65歲創辦人總裁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從一個小建商開始,到如今成為縱橫商場的殯葬業大亨,近期的「聰里戀」新聞,更讓李世聰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李世聰對友人說,根本不在乎外界這些報導!這位不計毀譽、臉上帶著幾分銳氣的大腕,財富是從一座塔開始,這座塔價值超過千億元,堪稱全台含金量最高的建築物;他去年才剛逃過死劫,劫後餘生不久,竟然能再牽起一段新戀情;他撩撥台灣資本市場,吹起千堆雪......(原文刊載於2018/7/19,更新時間為2023/3/8)

日期:2023-03-08

健康

從被判剩3個月生命,到抗癌成功15年:18種持之以恆的習慣能「降癌逆齡」

2008年初罹癌至今,將超過15個年頭,一路太太幼香陪伴支持與鼓勵,人生由黑白轉為彩色,但無常之路迎面襲擊而來,太太在2017年7月卻因癌症過世,這個痛、這個角色的轉換,誰懂?健康養生、防癌抗癌,人人朗朗上口,市面上各種方法、招數比比皆是。在雙重的狠痛下,更明白了一些世間道理,養生、防癌、抗癌,所要做的事情幾乎一樣,差別在於是否多了一項「進醫院看醫生治療否?」回到家裡就是「自療」囉!自我療癒,近年深深體悟,大道至簡,以道御術的精神與哲理,世間方法招數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的精隨「道法自然,萬法唯心」,人有千百種體質,不同的方法各有其妙處,但也並非人人適用。

日期:2023-03-03

@中小企業數位共好專區

挺過疫情寒冬 旅行社推線上訂位系統搶客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台,觀光旅遊產業受到重挫!位於新北市的日浤旅行社,業績也因而一落千丈,老闆林近越發現線上訂位商機,從去年開始參加數位共好計畫,建立雲端服務平台,讓客戶可以直接在手機、電腦上,看到旅行社提供的行程,老闆表示,未來也將聯合其他旅行社,在雲端上做資源整合,提供給客戶更完善、方便的服務,同業攜手一起挺過疫情帶來的衝擊。

日期:2023-03-02

理財

60歲銀髮族單押個股退休年領70萬股息...施國文的「退休年金投資健診」:這樣搭配金控股配息會更好

對象:60 多歲銀髮族。收入來源:1. 固定的股息收入。2. 股票操作:持股集中在單一檔中小型公司股票(600 張,股價20 元左右)。

日期:2023-02-23

理財

人生勝利組軍公教怎麼可能窮?我爸媽退休後如何一步步散盡家財,最後變成老殘窮的真實血淚

今天分享我爸媽身為軍公教卻淪為窮老族的真實血淚史,工作30年,近千萬身家也有終身俸,是如何被5種人慢慢挖空,最後變成窮老族,這5種人不是詐騙或犯罪,而是你我身邊常常會出現的人,而且通常都很殷勤、很關心你,有些還是有證照的專家,跟這些笑面虎來往,你的財庫就會一步步被搬空,排名越到後面的殺傷力越強,大家務必要遠離,千萬別步上我爸媽的後塵。

日期:2023-02-23

退休

誰說退休要存千萬元?其實只要「837萬」就夠!專家精算給你看:再搭勞退這樣配置就免驚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位超過65歲,大家都想有個樂活老後,但退休金到底準備多少才足夠?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50至64歲熟齡族調查,近8成認為退休金需要500萬元以上才夠,甚至3成認為需要1000萬元,平均起來,熟齡族普遍認為存夠837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日期:2023-02-21

傳產

進軍中國賠一屁股錢,不如斬斷...如何捱過景氣困境?全台最大塑膠押出機廠商:當機立斷才能活下去

成立70年的鳳記國際,由第一代魏全城從機械維修零件起家,歷經國際景氣的波折;在第2代魏燦文接手後,如今已是全台第一大的塑膠押出機械設備製造公司。根據《財訊》報導,農曆年前,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宣布不參與明年3月的理事長改選,創下機械公會只任1屆理事長先例,引起業界關注。鳳記國際機械董事長魏燦文的想法很簡單:「人生要做的事還很多,我今年滿70歲,要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日期:2023-02-18

健康

台灣人口已「生不如死」 科技如何助攻高齡社會?英國經驗:功能很強沒用 能快樂享受才是正解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高齡者逼近國家總人口的20%,政府與企業如何看見市場需求,研發出符合熟齡人士的科技服務、支撐他們健康前行?一個來自英國的國際組織VOICE,即將在台灣設立分會,與產品開發者共同尋找答案。

日期: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