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長久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長久的共有228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東甄嬛」驚豔世界盃:囚犯之女嫁仇人兒子,復仇18年扳倒國王,成全球最會賺錢王妃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微信公眾號:最華人(微信ID:wcweekly)作者:晨夕

日期:2022-11-29

科技

曾被客戶說「沒得選」...台寶從零打造台灣第1間細胞治療GMP廠!轉捩點要從買高端工廠說起

根據《財訊》報導,《再生醫療兩法》將送立法院審議,細胞治療產業再升溫;台寶生醫擁有台灣第1間已在營運的細胞治療GMP廠,經營層娓娓道來商業模式演進過程。「講起來也不好意思!我們的第1個客人當時說:『雖然你們聽起來都很專業,但聽起來也都沒做過的樣子,可是我沒得選,只能相信。』」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這是去年第2季的事,客戶迄今仍持續合作,這段話也透露出,凡事起頭難,而台寶擁有細胞療法CDMO(委託設計暨製造服務)先占者的優勢。

日期:2022-11-21

情感關係

網路的你與現實的你相同嗎?何必為了隱藏羞恥感,在網路上塑造高富帥、傻白甜的你?

和傑克一樣,我的訪客大衛同樣渴望一個全新而優越的身分,藉此隱藏內心的傷害。多年以前,網路聊天和BBS論壇剛盛行的時候,他開始沉迷於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

日期:2022-11-07

國際總經

特拉斯閃辭錢照拿!每年卸任首相津貼有400萬…密謀復出?傳強生可能回鍋選黨魁

英國首相特拉斯20日宣布下台,在任短短45天閃辭,成為「史上最短命」首相。各國首相也做出回應,美國總統拜登就說:「美國和英國是長久的盟友,堅定聯繫將持續下去。」俄羅斯則大酸特酸,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反諷「恭喜離任」,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也嘲諷PO文「恭喜萵苣」。下任首相會是誰?外界猜測除了52歲國防大臣華勒斯之外,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前國際貿易副大臣摩丹特(Penny Mordaunt),甚至連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都傳出將角逐首相。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報導,強生在特拉斯宣布請辭後,正在策劃一場令人震驚的政治復出,計畫加入黨魁選舉的行列。儘管特拉斯當首相的時間不長,但她仍有資格每年領11.5萬英鎊(約新台幣414萬)的納稅人資助津貼,也就是所謂的「公共職責津貼」(Public Duty Costs Allowance)。

日期:2022-10-21

理財

工作40年「月存1萬」夠養老?理財專家給上班族4個忠告:45歲提早退休不是問題

現今物價、房價持續飆漲,卻不見薪水有明顯漲幅,讓不少上班族肩上的重擔日益增加,若是再加上有結婚、購屋等規劃,可想而知存錢的壓力有多大,還要擔憂日後退休養老的問題,一般上班族真的有辦法存到養老金,甚至提前退休嗎?

日期:2022-09-25

國際總經

陽明躋身「航海王」關鍵就在數位轉型!鄭貞茂:不只要做海運、更要當海洋科技運輸公司

由經濟部國貿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2 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於9/7(三)起連兩天於線上開講,邀請萬事達卡、MaiCoin、OurSong、ELLE等9國23位重量講者,安排超過20場精彩演說,聚焦數位金融「Web3.0、元宇宙、全渠道銷售4大熱門議題。9/7論壇首先由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與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對談揭開序幕,以永續為主題,暢談在數位轉型、綠色經濟的趨勢下,中小企業如何面對詭譎多變的貿易局勢,強化企業韌性。

日期:2022-09-07

ETF

00878、00692、00850...台股6檔ESG ETF比較:價值投資人不會擇時進出市場,因為投資需要等待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不能對於短期變動耿耿於懷,最重要的是去掌握股市動態。股市動態由長期的上漲和短期的變動組成,只要用正確的策略長期投資,不管面臨什麼危機,都能不被動搖、穩如泰山。散戶的優勢是我們只要願意,就可以等,因此,只要相信複利的力量,用10年、20年的時間,長期留在市場,就能實現你的投資計畫。

日期:2022-08-04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188期︱捷敏KY指景氣有雜音,藍天北車周邊開發再下一城

我們趁捷敏KY(6525)今天(6月27日)召開股東會訪問了鄭祝良董事長。鄭董雖對今年捷敏KY會比去年更好深具信心,但也坦言功率元件景氣出現了雜音。另一方面,藍天(2362)與冠德建設聯手,拿下台北車站旁的重量級都更案,這股氣勢,使藍天迅速邁向填息之路!

日期:2022-06-27

焦點新聞

【還海行動1095】連結各界清除海廢 製成新國民藍白拖 落實循環經濟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焦點新聞

422世界地球日》「還海行動1095」讓海廢再生 9375個寶特瓶成新國民藍白拖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周刊》去年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舉辦5場淨灘、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變身2440雙藍白拖,今年計畫邁向第2年,不僅公布過去1年行動成果,更呼籲縣市政府如能與民間合作,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日期: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