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開放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開放後共有216項結果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1224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24

生活消費

搶藥潮燒台灣/普拿疼遭收購缺貨,衛福部新限制來了!首波「限購」方式曝光:不排除祭嚴格管制

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後確診者越來越多,除了重症患者外,對於輕症的人不再嚴格封控,也讓當地掀起了退燒藥搶購潮,如今這波搶藥潮延燒到台灣來了。指揮官王必勝證實,國內普拿疼出現部分大量收購情形,藥局架上也所剩無幾,指揮中心有洽詢廠商,希望能加速供應市場需求。王必勝也呼籲,民眾對於藥品要依需求適當購買,「不要大量購買轉寄國外」,指揮中心會確保國內藥物儲量,持續監測市場供需狀況。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周四(12/22)上午邀請衛福部部長薛瑞元進行「衛生福利部業務報告」,薛瑞元被問到怎麼看到搶藥潮時表示,台灣鄰近中國,又有不少民眾在中國居住工作,搶藥潮不只在香港發生,華人比較多的國家都有出現。目前他會先請藥局勸導顧客限量購買,不要讓一個顧客買太多,這部分細節會跟藥師公會討論,但不是強制性,不過,「如果中國疫情更嚴重,不排除會更嚴格管制,限制上包括購買盒數等都還要談」。他說,通常管制不會針對單一廠牌,這樣可能會造成市場競爭問題,所以會將全部同類藥物一起做勸導,第一波先以與普拿疼同成分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為主。還有立委呼籲不要圍堵民眾寄藥,薛瑞元也直言,最怕的就是如果有謠言出來「台灣人沒有藥,政府還要送到中國」,這就會造成搶藥,就像之前搶衛生紙一樣。薛瑞元日前曾表示,退燒藥種類非常多,國人無須擔心,目前也不會針對民眾寄藥到中國的行為進行調查;食藥署也表示,已針對退燒藥啟動監測,同時要求藥廠備有6個月的原料庫存,但對於買藥的動機、源頭,是不是真的是中國搶藥潮,目前難以斷定原因。

日期:2022-12-22

國際總經

習近平重拾極權專制,讓「抗中」從單挑到打群架!謝金河:美中持續博弈下,台灣終將選邊站

隨著美中角力逐漸越演越烈,不僅美國參議院於2021年6月8日,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也在7月15日通過長達400多頁的《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力與參與法案》(Ensuring American Global Leadership and Engagement Act),簡稱《老鷹法案》(EAGLE Act),以確保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這項法案包括加強美台經貿連結、力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等多項「友台條款」,同時呼籲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正名為「台灣駐美代表處」。

日期:2022-12-19

國際總經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在混亂中崛起,帶領中國走出封閉孤立,提拔習近平上位,晚年卻被警告「人走茶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30

國際總經

白紙革命》習近平政權面臨10年來最大危機,堅持清零政策的背後,原來是這考量…

中國長期實行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政策,造成人民不滿,不惜走上街頭發起白紙革命,日經形容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面臨10年來最大危機,究竟中國堅持清零背後的考量是什麼?

日期:2022-11-29

國際總經

高波動投資環境可能延續!專家揭2023全球政經3趨勢

今年以來,聯準會(Fed)已六度升息,加上持續縮表的效應,使得聯邦利率的上緣來到4%,長、短天期之無風險資產利率也隨之上揚。而全球通膨攀升的背景,正是這波利率大幅調漲的主因。不只許多資產的評價面大幅下跌,消費者及企業信心也受影響。展望未來,在「2% 通膨目標」尚未實現前,聯準會仍持續將利率升至限制性的水平,並維持一段時間,直到最終供需更加平衡、物價回穩,經濟活動放緩為止。然而,在這波總經趨勢中,我們如何抓住可能的投資機會?

日期:2022-11-11

政治社會

新科磐石獎得主拜會僑委會 童振源盼匯聚臺商多元力量壯大臺灣

11月8日甫從總統蔡英文手中接下獎座,榮獲磐石獎的16家國內暨海外企業得主,於11月9日拜會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親自接見,與會貴賓包括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林倬立、秘書長戴麗芬,僑委會主任秘書張良民也全程參與。

日期:2022-11-10

台股

遠東銀、英業達...學校教官41歲提早退休,年領300萬股息:10檔能抵禦景氣寒冬「銅板肥羊股」

理性者才能撿到便宜的股票,面對個股一次性因素造成的股價下殺,我會花時間深入了解原因,若獲利仍較前一年成長,可以擇優入手。

日期:2022-11-07

政治社會

用人以「敢鬥爭」優先!習近平20大報告、這1.6萬字沒說出口…一文揭密「選擇遺漏」重要關鍵

10月22日,為期一周的中共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閉幕,會後,一幅由習近平治理下的「新中華帝國」圖景,也在全球媒體與資本市場的一片驚詫聲中,緩緩鋪展開來。究竟,20大報告中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是什麼?究竟,台海戰爭的火線是否可能引燃?究竟,大權在握的「習家軍」,又將把中國經濟帶往何方?

日期:2022-10-26

中共20大 特別報導

中共20大》一個因素決定中國是否武力犯台 習近平冷眼看胡錦濤被架走背後的3個意涵

為期一周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於10月22日閉幕,在隔日登場的第20屆一中全會上,破例3連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

日期: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