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除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除役共有163項結果
政治社會

擁核公投過關...廢核平台:這是「以核養核」的勝利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進一步說明,擁核方公投的勝利不是「以核養綠」,而是「以核養核」的勝利,核能產業不會對既得利益輕易放手,他們試圖利用空污、氣候危機再次推銷核能。

日期:2018-11-26

科技

全球離岸風電龍頭 沃旭能源力拼離岸風電供應鏈在地化

全球致力於溫室氣體減量,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2025年以前,再生能源將占全球新增發電量的56%。在國際趨勢下,台灣要穩健邁向綠能家園願景,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升至20%,風力發電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5.5GW的風力發電總目標,尤其考驗台灣如何與經驗豐富的外商攜手,從無到有建構在地產業鏈。

日期:2018-11-08

政治社會

「以核養綠」公投案將闖關 經部次長直言:對能源政策有害

週末連著兩場公投意見發表會上場打擊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已感冒的喉嚨顯得更加不舒服,他一邊掰開包裝紙,把喉糖往嘴裡送;一邊談著週日第十六號公投案——以核養綠發表會結束後,提案方在場外直播的內容。

日期:2018-11-06

科技

破解「以核養綠」10大謊言!環團:公投理由沒見任何綠能內容

核廢料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棘手難以處理的廢料,現有科學技術無法降低其輻射強度,唯一辦法是讓其永久隔離於生物圈,在地層300~1000公尺深層掩埋,高放射性廢料需時一百萬年,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

日期:2018-11-05

政治社會

賴清德親解「非核家園」三大爭議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定調內閣改組後重心,將從規畫轉為「溝通、執行」,尤其部分長期政策須盡速啟動,才能趕上規畫時程,例如「能源轉型」。專訪中,賴清德也就能源政策各項爭議一一回應。

日期:2018-07-19

科技

剛畢業年薪160萬 還找不到人 台灣風電缺才2萬如何補?

短短數年內,台灣外海要建造出五.五GW離岸風場,這個時間正是綠領人才投入實戰的最佳機會,但機會來了,人,準備好了嗎?

日期:2018-07-12

政治社會

北台電源 遇三卡困境

依照台電電源開發計畫,台灣北部在2025年前要新增或擴建的機組包括大潭8號、大潭9號、深澳新1機等,但這些計畫卻面臨燃氣、燃煤、燃料棒「三卡」困境,倘若再無轉圜,北台灣最快四年後會缺電。

日期:2018-07-06

政治社會

0.1的電力抉擇

盛夏七月,「電力供應是否足夠」成了全民關注焦點。尤其,早在五月三十日,隨氣溫飆升,全國用電量就一度衝到三六七七萬瓩,創下歷史新高,「稍有意外就要分區停電了。」一名台電電力調度人員回憶當天,仍心有餘悸。

日期:2018-07-05

科技

做好三件「該做的事」 我們可以不要深澳電廠!

盛夏7月,「電力供應是否足夠」成了全民關注焦點。去年,核能發電量已從馬政府在任的16%降至9.3%,按照《電業法》規定,2025年核電將全數歸零。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能源分布:天然氣發電升至50%,燃煤發電量下降為30%,再生能源大舉提升為20%。

日期:2018-07-04

政治社會

「國寶」蒸汽火車竟用推的出場 全因怕被檢舉空汙

台鐵9日歡慶創建131周年,彰化及花蓮皆安排蒸汽火車亮相慶祝。鳴笛聲響喚起老一輩民眾的懷舊記憶,更吸引鐵道迷爆滿搶拍。

日期: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