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難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難逃共有431項結果
國際總經

這是一個最○○的時代

美國財長葉倫背書,美國經濟可能沒問題;但其他國家還是很有問題。面對漲多的標的,財報公布前可先出場,以防不如預期,股價崩跌。

日期:2023-07-26

政治社會

冷氣砸死女大生/「一堆半路出家」師傅曝這行黑暗面…專家:「1貪念」最易出事,一輩子賠不完

新北市板橋區週四(7/20)發生高樓冷氣機墜落砸死人意外,一名黃姓政大女學生遭冷氣機砸中喪命,事件曝光引發外界譁然,民眾紛紛痛批工安做得不確實害死一條人命。對此,有施工師傅直言,從業者趕時間、忽略施工細節,加上冷氣廠商更換材料,往往成為施工時的不定時炸彈。而有專家也指出,不少人心中存著一點貪念,只要一出事,「你這輩子都賠不完。」

日期:2023-07-21

政治社會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保衛台灣只需要軍隊?Google與微軟告訴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一年 網路攻擊已開打!

台灣的安全不再只是軍隊的責任,也不能只仰賴軍隊。戰爭與科技進步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隨著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的飛快演進,如今戰爭手段不再只有飛機、飛彈、大砲或戰車等看得到的硬體。肉眼看不到的資訊作戰、網路攻擊及駭客滲透等,已經成為有心人、團體或國家橫跨平時及戰時的騷擾或攻擊手段,也常常是軍事攻擊前的戰爭手法。從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之前,已經多次、經常性網路攻擊烏國目標的手法可以看出,網路作戰或資安,早已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重要一環,而且不是戰爭開打那一天才開始。

日期:2023-06-21

國際總經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拆解股災發生5大原因, 只有1種人有機會倒賺一筆

2008年金融海嘯在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之後,迎來最大的巨浪,恐慌情緒滅頂,人人擔憂被裁員、工作不保。回顧近幾年,我們也看見當股市來到高點、美國矽谷銀行倒閉、貸款高漲等事件,市場就出現擔憂金融風暴重演的聲音。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從2008年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中,可以學到什麼?

日期:2023-06-16

職場

風流才子描繪情慾 用畫筆拓展藝術界線

一九一二年五月七日,二十二歲的席勒遭釋放出獄,至於入獄原因,是他親筆所繪的一百多張裸體畫。席勒的創作尺度遊走當時的社會風俗邊緣,所幸他並未因此轉變風格,才能成就一幅幅經典畫作。

日期:2023-05-31

教育

4所私立大學退場倒數16天,「除非奇蹟」恐難逃停招命運…台灣「生不如死」,這些科系都有危機

少子化海嘯衝擊校園,造成大專院校招生年年艱困,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共有20所私校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包括大專校院7所、私中13所。大專校院部分,台首大與中州科大將在7月底停招,東方設計大學改善期為2025年3月30日,其餘4所私校改善期都到5月底為止。對此,有專家指出,除非奇蹟出現,否則難逃全面停招命運。

日期:2023-05-15

聰明理財

現正熱議的債券ETF,存股助理電子報半年前就納入追蹤

鑒於債券價格大跌,以及著眼於債券型ETF未來幾年將是創造穩定現金流,兼具價差成長空間的投資標的。我們將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以及元大美債20年(00679B)列入存股池追蹤。(原文發表於2022-10-5,更新於2023-5-11)昨天我們的群組討論債券ETF折最近出現明顯溢價的情形,有位訂閱戶提到:「最近許多理財節目都在談債券(比我們電子報慢太多了),仔細看,每檔債券ETF的成交量都明顯增多」。我想這就是存股助理電子報的存在價值,早在半年之前,就幫訂閱戶研判趨勢、做好功課、挑選標的,訂閱戶只需要決定「我在好標的進入好價格時,要不要買?要買多少?」,繁雜、瑣碎的研究工作交給我們就好。

日期:2023-05-12

生活消費

講台語正時行

隨著本土語言已正式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中,其中最多人口使用的「台語」,也宣告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丟掉老派、粗俗的刻板印象,用台語寫詩、玩桌遊、讀經典文學《小王子》,台語音樂劇更風光登上國家戲劇院、國慶活動,坐擁好評,「台」味潮流文雅藏趣味,跟上流行張口說,正港台灣人愈台愈在地。

日期:2023-05-10

理財

捨得與遺忘

市場震盪加劇,建議投資人要「捨得」,同時停利和停損,重新開始。另外典範已轉移就不要留戀,「忘記」存金融股,應可避免踩雷。

日期:2023-05-03

健康

猴痘單周暴增15人創新高!傳染鏈擴大恐有社區感染…住飯店多做「這件事」更安全,傳染途徑、預防一次看

新冠疫情持續處於低點,不過猴痘疫情卻有上升的趨勢。疾管署周二(4/18)公布國內新增15例猴痘確定病例(13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個案)。13例本土個案均為本國籍男性,分別為北部12例及南部1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於3月26日至4月16日間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及紅疹等症狀。對此,有專家憂心,代表之前的防疫沒有發揮效果,相關感染鏈已難斬斷,猴痘恐成為國內地區性流行病,非特殊交友圈族群也難逃感染風險。也有專家指出,猴痘和新冠肺炎不一樣,疫調非常困難,社區裡可能已有感染,建議民眾要「固定性伴侶」之外,如果有外宿需求,建議自備床單、毛巾等個人衛生用品。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4/20指出,目前國內外都沒有任何個案是因旅館床單、毛巾接觸而確診,主要感染途徑仍是以親密接觸為主,提醒民眾不要抓錯重點,也不會建議民眾外宿自備這些物品。

日期: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