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零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零工共有191項結果
科技

你的網購全靠他們 三輪車廠、外送平台參戰 直擊!新玩家攻物流「最後一哩配送」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五三%,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日期:2024-06-05

傳產

大家聽過momo,有誰知道富昇物流?已是台灣電商巨擘,momo為何還要組車隊搞定配送最後一哩路?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53%,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日期:2024-06-05

職場

領航新時代:美安全球集團總裁馬克. 愛胥利,邁向卓越之旅

美安全球集團已經穩健發展超過三十年,不僅憑藉其優質產品和卓越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其成功的背後更有著創辦人的智慧和前瞻性視野。隨著公司的不斷壯大,這次我們將透過專訪美安全球集團總裁馬克·愛胥利,深入探討其商業模式的關鍵,以及企業在發展道路上的領航之策。

日期:2024-05-21

國際總經

AI已學會欺騙背叛!機械公敵成真?開發「誠實」AI卻能騙過安全測試⋯「超智能恐滅掉人類」

專家長久以來警告人工智慧(AI)失控恐帶來的威脅,一份美國研究顯示,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研究指出,現行AI系統原本被設計為誠實,但如今已發展出欺騙行為,包括在電玩遊戲裡欺騙、背叛人類玩家,專家警告,若事態持續下去,未來最糟糕的情況是AI可能控制人類社會,甚至導致人類「滅絕」。

日期:2024-05-12

教育

七寶媽林叨囝仔疑嘲笑資源班孩子,代言沒了!她小學念資源班,高中讀資優班:這是正常教育該有的樣貌

網紅「林叨囝仔The Lins'Kids」7寶媽Sydney日前在直播時,與兒子對話遭質疑歧視資源班學生,她已在4/25深夜道歉,並強調沒有歧視的想法。不過在道歉直播中表示,當下沒聽清楚孩子說的話,所以沒有立刻制止,再度引起網友怒火。她週五(4/26)上午透過臉書道歉,「我再一次向大家道歉,請原諒我的無知與傲慢,對不起」。前立委鄭運鵬助理、網紅視網膜經紀人韓璟對此發文透露她曾是「念過資源班的人」,並表示「對我來說,那其實才是一個正常的教育該有的樣貌。」她還說,雖然國小唸過資源班,但高中唸的是「台中女中資優班」。

日期:2024-04-26

退休

怕勞保破產,南部阿伯一次提領「啪!退休金全沒了」...晚年不得不靠打零工賺生活費的3個財務啟示

前幾天回南部老家與家人聚聚,與家人聊到有關退休話題時,爸爸舉了朋友的例子,我暫且稱他為阿土伯。

日期:2024-04-24

職場

台灣存在「青貧族」、「窮忙世代」?調查:近4成年輕人財務赤字、0存款比例6年新高!專家揭殘酷原因

雖已擺脫疫情衝擊,不過生活正面臨通膨壓力,對於青年勞工來說,為了保住職場飯碗,不僅要忍受窮忙、過勞,也無法買房,甚至不敢結婚生子,事業和家庭能否保持平衡?如果對「前途」與「錢途」皆茫然,還有時間追逐夢想嗎?心中又有哪些「夢幻職業」名單?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青年勞工甘苦談與人生夢想調查」,結果於週五(3/29)正式出爐!

日期:2024-03-30

政治社會

貴婦奈奈捲10億逃加拿大、黑白兩道追緝沒法當貴婦!1家5口躲地下室打零工領食物過活「喊冤還公道」

網紅貴婦奈奈與丈夫黃博健、公公黃立雄一家3口涉詐欺遭通緝,捲走近10億元資金後離境,行政執行署1日將欠稅7130萬餘元的黃立雄列為欠稅大戶,若民眾檢舉黃立雄行蹤、名下財產,最高可獲獎金103萬元。今年年初外傳貴婦奈奈一家3人可能潛逃至加拿大多倫多,《鏡週刊》今日披露的報導顯示,貴婦奈奈一家現正藏於距離多倫多僅有1小時多車程的漢米爾頓(Hamilton),與家人因找不到更合適的住處,暫時擠身在一處地下室,過著逃亡的日子。

日期:2024-03-27

生活消費

領到薪水就是還信用卡分期,父親住院她連10萬也拿不出來...年薪百萬女經理懺悔:以後再也不亂花錢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日期:2024-03-07

政治社會

貢寮偷車男奪2命後遭火車撞斃,母親得擔連坐賠償?一家4口僅她正常,律師親解關鍵點

日前發生一起慘案,有精障病史、34歲的簡姓男子駕著偷來的小貨車,先在台62線撞死巡路員,後又衝進八堵分駐所撞死24歲蘇姓員警,隨後簡男在徒步逃逸時,因闖入軌道遭區間車碰撞身亡。這起慘劇引發社會譁然,外界好奇,嫌犯家屬是否會有連帶賠償的問題?此外,關於精障患者可能引發的潛在問題,律師認為,就此事來看,應視為整個社會結構因素,從家屬、社工和警方都應主動關切,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

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