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電力穩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力穩定共有23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電不讓303大停電發生!砸5645億發展電網韌性計畫:能在最短時間因應事故、恢復穩定運轉

因應近年全台大規模停電事件,台電積極強化國內電網系統穩定,今 (15) 日正式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規劃在未來十年內投入 5645 億元,從三大主軸、十大面向,全面提升全國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並因應 2050 淨零轉型目標。

日期:2022-09-15

科技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扮演能源轉型推手,加速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落地應用

「2050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同目標,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即宣布以建築、運輸、工業、電力、負碳技術為五大策略路徑,設立不同進程的量化目標。其中,攸關產業永續發展的電力項目,明確要求逐年擴大再生能源占比、導入新能源科技、建置儲能系統以及升級智慧電網,藉以全方位啟動能源轉型。

日期:2022-08-11

政治社會

不想讓地球發燒、北極熊無家可歸 但若風電沒風、太陽光電沒太陽怎麼辦? 答案就是儲能 + 智慧電網

節能減排逐漸成為全球趨勢,特別是在2050年全球淨零的目標下,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相比,發電重要性愈來愈高。然而,不論是風力或太陽光,都有發電量波動過大的問題。若風電或太陽光電為主的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愈來愈高,供電不穩或電網負荷高低太大的問題只會更明顯。因此,儲能系統及智慧電網成為最佳解方,不僅成為我國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中的重要組成,也為產業界創造了全新機會。

日期:2022-08-02

焦點新聞

用電大戶電價調漲8.4%!小商家、住宅千度以下不漲 工總:只調高用電大戶電價,傳產營運恐雪上加霜、不公平

經濟部於今(27)日下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後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宣布,考量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已造成台電營運的巨大壓力,應適時反映成本,因此審議會決定,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同時兼顧民生物價穩定,住宅1000度以下、小商店和低壓用電、高壓等6類產業,以及高中以下學校不調整。對於電價調整,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認為,若只針對用電大戶調高電價,對傳統產業營運來說,猶如雪上加霜,並不公平,也和政府鼓勵台商回台投資的政策相互矛盾。

日期:2022-06-27

政治社會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政治社會

兩點之間的線

據說,這附近有些還在使用的電力設施,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採訪過程中,一位南部受訪者這麼說。

日期:2022-05-04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54期︱存100張中華電信就可退休!?參破存股的貪嗔癡

存100張中華電信、存300張中信金、存200張台泥‧‧‧很多存股族在心中發下宏願,期望以大耐心、大決心、大無畏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在此奉勸訂閱戶,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因為這其實與自掘墳墓無異。

日期:2022-04-08

政治社會

「1218再忙都要出來投票!」綠營南台灣首場公投宣講 賴清德:別忘了九合一大選的教訓

四大公投案12月18日登場,總統蔡英文30日在桃園訴求「四個不同意」進行宣講後,今(31)日交棒給副總統賴清德移師屏東,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屏東縣長潘孟安、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都到場致詞。賴清德表示,公民投票不應該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選舉是選人、公投是決定事情」,國家主人有權做正確判斷。

日期:2021-10-31

科技

實現淨零碳排:臺灣能源轉型新解方

臺灣98%能源靠進口,卻是全球人均用電第11名。我們不能無節制的增加用電,而是引進電力承載順序,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到分散式再生能源,創造經濟與減碳雙贏,打造綠色永續臺灣!

日期:2021-09-16

政治社會

政府說台灣不缺電,你信嗎?

「台灣目前並不缺電。」8月21日,行政院長林全在立法院備詢時強調。

日期: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