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電池儲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池儲能共有36項結果
科技

缺電、碳中和焦慮 讓科技、傳產、飛機製造商全搶進 台廠瘋儲能 10年商機翻20倍的競技場!

台灣年初兩次大停電,以及中國突如其來大規模的限電,讓企業正視「儲能」的重要性。不過事實上,許多台灣企業早就開始著手布局儲能市場。

日期:2021-12-01

科技

電動車變身移動式儲能 台電打造V2G智慧充電,儲能電力共創多贏

我國刻正邁入能源轉型,未來隨著再生能源裝置量持續增加,為穩定電網品質,大規模的儲能系統需求有增加趨勢,透過其大量調峰、快速調頻,以快速反應電網負載變化。

日期:2021-11-15

台股

殖利率最高14.73%!一張表整理:40檔殖利率6%以上的8月除息股,這檔外資也偷卡位賺除息行情

過往台北股市的除權息旺季總會落在7月(因為6月召開股東會),可是今年的股東會召開的高峰,受到疫情的影響順延到了8月(雖然有些公司跑得比較快,但大多數的公司都落在8月)。因此,今年的8月開始直到9月,會是我們今年的除權息高峰。不過,時程雖然延遲,但今年除權息行情的「質」算是不錯的。因為根據證交所統計,上市櫃公司今年將釋出1.559兆元股利活水,較2019年度的1.359兆元再增加了0.2兆元,再攀歷史新高。而上半年已陸續配發3950億元,尚有1.1兆元股利將在第三季上場。講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開始流口水了呢?別急,先把口水擦一擦。因為「呷緊A弄破碗唷~」。要參與除權息,總是要先有標的吧!

日期:2021-08-04

傳產

台泥完成購併義大利儲能公司NHΩA 儲能系統建置容量排名世界第四

台泥集團正式完成義大利儲能公司NHΩA購併,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2020)的統計,合併NHΩA後,台泥儲能將擠身儲能系統建置容量全球排名第四名的公司,也是全台唯一具有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的研發與自製能力的全方位能源集團。

日期:2021-07-21

傳產

「能源是全世界的遊戲!」砸44億收購歐洲儲能公司 張安平揭台泥未來10年三大發展主軸

「為什麼我們進軍歐美市場?因為能源是全世界的遊戲,必須要知道全世界怎麼發展,科技怎麼走,人才怎麼來。」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今天在台泥股東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台泥收購歐洲Engie EPS儲能公司佈局時說明。

日期:2021-07-05

政治社會

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仍為台灣國防盲點

因為台電興達電廠電網故障,導致全台灣在五月份歷經連續兩次大停電。台灣基礎設施是否能抵抗中國的駭客攻擊或飛彈打擊,也因此受到關注。由於停電事故剛好碰上國內疫情惡化,因此有傳言指稱中國趁台灣處理疫情時對電網進行攻擊,來向蔡英文政府進行施壓。不過,蔡政府否認停電是由外部攻擊造成,台電也對於停電事故做出相關說明與解釋。

日期:2021-06-07

台股

台股天字第一號卡位電動車! 謝金河:3大動作跨業轉型 它不再只是「孔固力」

台泥定位愈來愈精準台灣天字第一號的上市公司台灣水泥,這些年在張安平領軍下的蛻變,令人刮目相看,這兩天最醒目的焦點是台泥斥資1.32億歐元,取得義大利在法國上市的公司Engie EPS 60.48%股權,這家公司以電池儲能系統,電動車充電椿建置及智慧電網為主力,台泥入主後,又進一步增強在儲電系統布局的能力。

日期:2021-04-21

國際總經

「令和大叔」使出《鬼滅》大刀!台日友好添變數? 菅義偉內閣親中派抬頭

菅義偉接替安倍內閣兩個月來,一改看似親和的「令和大叔」作風,對內揮刀、出手改革陋習,對外釋出善意、遞出和平共處。在親中派大老簇擁下,似乎也為台日過往友好關係增添變數。

日期:2020-11-25

政治社會

從海上回到陸上!一文解析:離岸風電龍頭沃旭,2021年為何主力放在陸地發展太陽能?

丹麥能源大廠沃旭(Orsted)過去是根源於石油天然氣,轉型為全球離岸風能的代名詞,也為此把舊名改掉,切斷與石油天然氣的聯繫,如今沃旭這個名字與離岸風能深深連結,然而沃旭又默默走出下一步,在美國興建 700 百萬瓦(megawatt)陸上太陽能。適逢風能計畫空窗期,2021 年沃旭上線完工的計畫將以這 700 百萬瓦太陽能為主。

日期:2020-09-17

科技

創能、儲能、用能、智能,四能一次到位 台灣中油搶做電動車政策的領頭羊

到加油站除了加油,還可以幹什麼?台灣中油智慧綠能加油站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除了為汽車加油外,你還可以為心愛的電動車充電、換電池,而且充的還是最環保的「綠電」,透過「創能」、「儲能」、「用能」與「智能」四能一次到位,台灣中油正一步一腳印的落實用「綠電」愛地球的夢想。

日期: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