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電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線共有457項結果
政治社會

結合綠能展館、商業旅館 多功能變電所兼顧創新與親民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從電廠發出的電,不管是民生用電、工廠用電、交通運輸用電,都要從變電所進行電壓轉換後,透過輸電線路將電傳送到用戶端,因此輸配電網路必須深入每一個角落,才能穩定地將電提供用戶使用。

日期:2022-12-06

生活消費

台電、臺博館合推電力特展 明起南門館展出

台電自2017年起舉辦電力文資特展,以多元形式將電力發展轉化為歷史文資展覽,如2017首辦電業古蹟建築展、2018赴松山文創辦「電力大地」特展、2019水力發電主題「川流電湧」特展,與2020以電力傳輸為主題展出的「島嶼脈動」特展。如今,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今(5)日揭幕。台電表示,特展規劃四大主題,展出來自台電、臺博館、臺史館、科工館等逾60件展品及超過160件珍貴影像,亦結合14顆歷史電表打造有如跨越時空的藝術互動裝置,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於臺博館南門館紅樓2樓展出,歡迎民眾一同探索島嶼來電的百年故事。

日期:2022-12-05

政治社會

台電、臺博館合推電力特展 超過百歲的全台第一顆電表亮相!12/6起南門館展出

台電自2017年起舉辦電力文資特展,以多元形式將電力發展轉化為歷史文資展覽,如2017首辦電業古蹟建築展、2018赴松山文創辦「電力大地」特展、2019水力發電主題「川流電湧」特展,與2020以電力傳輸為主題展出的「島嶼脈動」特展。如今,台電獲邀首度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聯手舉辦《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今(5)日揭幕。

日期:2022-12-05

2022世足賽

世足/日本致勝球「是否出界」吵翻...破門功臣說話了!這黑科技成關鍵,C羅「上帝之髮」進球也不算

2022卡達世界盃日本「藍武士」不斷上演驚奇!分在E組的死亡之組,外界原先預測想要晉級16強稍有難度,沒想到接連踢贏德國、西班牙,順利闖進複賽。不過,2比1逆轉贏西班牙,其中的致勝球VAR判定卻引起爭議。日本上半場結束以0:1落後,第48分鐘堂安律射門破網,追平了比數;接著第51分鐘,堂安律傳球給在底線的三笘薰,三笘薰在底線邊硬是將球救起,傳到球門前讓對友田中碧順利射門。這顆決定致勝關鍵球被西班牙選手抗議出界,主審裁請VAR檢視將近2分鐘,最後裁定球並沒有出界,日本也靠這顆進球,順利晉級16強。外媒指出,本屆卡達世足專用、內含感應器的高科技足球,可能是讓這球沒有出界的關鍵。別小看這顆小小的足球,它其實應用了超高端的黑科技!外媒報導,足球廠商在足球的球心處裝入了精密晶片,以便協助裁判判決,因此在上場前,這些比賽用球不只要充飽氣,還要充電才能使用,堪稱「智慧足球」。

日期:2022-12-02

國際總經

比起股票,黃金是安全的投資標的嗎?

很久以前,有些人會喝下黃金,企求青春常駐。真是蠢!這麼做可能中毒。

日期:2022-11-24

情感關係

我到底為何努力?一個人的累也需要被理解 吳慷仁40歲和自己和解:接受「我」不好不壞的一切

演員吳慷仁近期不斷挑戰各種角色,從林森北路酒店的媽媽桑到近期在Netflix火紅的台劇《她和她的她》中變態渣男讓大家恨得牙癢癢,即將過40歲生日的吳慷仁,11/14晚間在臉書分享近期的心路歷程,坦言曾經有過為何要如此「加油」、「努力」的感覺,不過也向大家打包票「最近不會再演壞人了啦」!

日期:2022-11-18

政治社會

在桃園奔跑了30年的男人!從民進黨創黨黨員到脫黨參選、被罵背骨,鄭寶清:走了該走的路

「拜託、拜託,投給真正會做事的人!」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寶清在接受訪問攝影的過程中,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遇到市民就主動打招呼拜票,他擔任過3屆立委,許多市民對他相當熟悉,有些人微笑點頭回應,更熱情的還會為他打氣、要他加油。

日期:2022-11-15

政治社會

尼莎颱風北市百車停堤外泡水,柯文哲發「慰助金」:汽車2萬、機車2千…備妥2文件即起申請

尼莎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交互影響,形成「共伴效應」為北台灣帶來驚人雨量,尤其大台北地區、宜蘭縣山區雨勢最猛烈,不少地區都傳淹水情況。其中台北市百齡橋下估計超過50台車泡在水裡,讓不少車主崩潰,網路也不少聲音批評北市府移車通知太慢,引起民眾討論。柯文哲當時還表示市民應自行負責,但事後又道歉是自己沒同理心。柯文哲今(11/14)日宣布,針對10/16在北市堤外停車場的泡水車輛,即日起至12/15為止,發放慰助金額汽車2萬元、機車2000元。(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2/11/14)

日期:2022-11-14

政治社會

台灣案例》打造電動車友善社區 難度不亞於都更 解決付費公平性 搞定168住戶

社區是否設置充電樁,常引發住戶之間的紛爭,但這個社區不但找到解決方案,還獲得政府大力補助,成為台北市其他管委會爭相取經的範例。

日期:2022-11-09

健康

每平方公尺超過六人就有危險 風險辨識是逃生關鍵 身陷大量人潮 防範壓迫性窒息

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累計一五六人死亡,這起因「人」導致的意外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這場悲劇提醒我們,得認知到人潮密集場域的風險,以及遇到類似情況的脫險法則。

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