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音符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音符共有141項結果
生活消費

和古玩意過生活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物件也是。尤其是隨著歲月沉潛帶來豐厚記憶與美感的生活古道具,帶著時代氣味,更有如時光寶藏。和古道具一起過生活,可能是記憶的ECHO(回音),或RETRO(復古)的生活態度,也間接「為未來保存了美好過去」,還能重新發現Old is New的樂趣與價值。

日期:2023-07-05

情感關係

金曲34》一首《身騎白馬》爆紅,從平凡女孩蛻變金曲歌后,徐佳瑩把感官張到最大,抓住身邊光和熱

編按:第34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在7月1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行,徐佳瑩以專輯《給》第4度入圍金曲歌后,這張專輯同時囊括最佳華語專輯等7項大獎,打平《范特西》、《阿密特》及《呸》,成為金曲獎史上入圍最多的專輯之一,也是本屆金曲獎呼聲最高的大贏家。「我身騎白馬啊~走三關~」,當年以一曲《身騎白馬》爆紅,徐佳瑩從參賽的平凡女孩,蛻變為金曲歌后,憑藉專輯《心裡學》從眾多強敵中出線,榮獲第29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和最佳國語專輯兩項大獎。徐佳瑩一路尋找自己的音樂人生,過程辛苦或迷惘,她從來沒有退縮,「哪一行沒有挫折?如果我這樣都過不去的話,會對不起歌迷,也對不起當初這麼努力的自己」。徐佳瑩在得知入圍後表示,「很長一段時間裡,常常忙到忘記自己。需要這個甜美的好消息滋潤一下,拍一拍手、拍一拍肩,提醒我做過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那是我跟夥伴們從生命長出來的聲音,也被別人珍視了。很開心。謝謝辛苦的金曲評審團。」以下為《今周刊》966期2015年6月報導。

日期:2023-06-30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2023台中兒童藝術節 孩子的嘉年華盛會

今年即將邁入20週年的「兒童藝術節」,以「豐富孩子們的藝文童年」為初衷的理念,多年來不變。每年都邀集了台中在地各類型的表演藝術團隊,將優質的展演,推展至台中地區的每個角落。2004年開辦的台中兒童藝術節,秉持著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化藝術類型,體驗更寬廣的世界,年年都有不同表演藝術團隊帶來精彩的演出,即使2022年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兒童藝術節依舊結合線上沒有停辦,且由紙風車劇團以經典《唐吉訶德》一劇,讓疫情的困境之中,不論是大小朋友,都能勇敢地踏出堅定的步伐,當自己的勇者。

日期:2023-05-08

台股

1億元賠到剩50萬...悟出投資三鐵律「體育老師翻億元大戶」:斷頭慘敗教訓學到寶貴一課

編按:作者林上仁當了一輩子的國中體育老師,退休後竟能累積上億元身價,然而回顧整個投資歷程,真正讓林上仁刻骨銘心的,不是賺到第一個億的經過,而是從億元身價摔下來只剩50萬元的過程。「我父親是低調、保守的國文老師,見到我在股市賺大錢並不高興,只給了我十三個字:少年得志非福,賺錢容易守成難。結果真的被他命中,在一次事件中,財富全部付諸流水。」這次慘痛的經驗讓林上仁赫然驚覺,股市拚搏不只要比爆發力,更要比耐力,他從失敗中悟出3個投資鐵律,又再翻身到上億元身價!

日期:2023-03-21

職場

很多事留不住但創作可以!張雨生演《淡水小鎮》催生出《姐妹》…她深受感動,不當女主角去管果陀

1988年成立的果陀今年邁入35年。在台灣,劇團能走過這麼多年,非常不容易,這其中有一位功臣——果陀執行長林靈玉。果陀剛成立時,她是第一位志工,當沒有人願意從事吃力不討好的管理及行政工作時,擔任女主角的她,毅然捨棄在舞台上的明星光環,走入幕後從零學管理,一肩擔起營運重擔。她的轉型與曾經紅遍亞洲華人圈的歌手張雨生有關。1993年《淡水小鎮》首次在國家戲劇院演出時,她是女主角「艾茉莉」,張雨生是男主角「陳少威」。張雨生過世後,林靈玉領悟:「很多事情是留不住的,但創作可以留下來繼續影響人心。」「當我意識到這件事後,我懂了,原來我有那麼傻的勇氣替果陀解決各種問題,並不是因為我是演員,我的熱情來自渴望藉著戲劇與人分享一齣打動人心的戲,這才是我本質的熱情。」「我願意扛著這個使命,只要有人需要我。」林靈玉熱切地說。

日期:2023-03-13

理財

股市不是愛拚才會贏,是會贏才要拚

師大體育系畢業的我,曾經以為運動場、游泳池是我揮灑青春歲月的地方,孰知一次偶然的邂逅,讓我和股市結緣,進而縱橫股海三十餘年。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美食旅遊

連日本藝術國寶級大師也來站台!音樂家夫妻攜手,把天母甜點小店變五感音樂沙龍

古典樂、陶器、甜點、清酒,四種看似領域不同的東西,在大提琴家陳世霖的巧妙串連下,成為一場結合了音樂、藝術品、美食、美酒的聚會。一場於ISM甜點店舉辦的「備前燒音樂會」,是音樂會也是展覽,更是享用美食、美酒的饗宴。

日期:2023-02-15

職場

他從古典與爵士樂取樣 譜出美國之聲

一九二四年一月七日,蓋希文開始提筆創作令他名列音樂史的名作《藍色狂想曲》。在作品首演前,古典與爵士存在明確的「雅俗界線」,但蓋希文不受此限,衝撞了觀眾的認知。

日期:2023-02-08

職場

「我股票帳上飆到2.7億時,明水路豪宅一戶也不過上千萬!」一個科技CEO為何成為街頭藝人做草編?

每一個人的出生都為完成某種任務而來,林三元相信。他重新定位草編,不是把妹工具或哄小孩的玩具,而是必須傳承之民藝,選擇了那條再也無法回到商人的路。

日期: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