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領不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領不到共有213項結果
職場

不想考第1名,念60分去當公務員…月薪破4萬太簡單又去考會計師!她清寒出身三度轉職翻轉人生

陳玉翎是個很努力的女人!5年3班的她出生在清寒家庭,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排行老二的她國中畢業就到工廠上班。她從不認輸,讀夜校拚翻身。22歲考上普考、成為公務員、25歲考取高考會計師。51歲從公職退休,從零經營會計師事務所。她和老公都是雙薪,她認為女人最好能有一份工作,全職或兼職都可,「妳長期跟先生伸手,會有不自主的感覺,再怎樣還是要有經濟能力,而且現在社會的家庭經濟負擔重,如果只靠男生一個人賺,真的會非常累!」

日期:2023-03-13

勞保勞退

「別把成本落在低薪勞工身上」勞保破產倒數,陳建仁允明年編千億挹注!學者曝改革唯一解方

勞保基金規模目前仍高達7824億元,但隨著近10年來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人數遠大於繳保費人數,讓勞保破產年限持續逼近。面對勞保龐大財務壓力,政府今年以公務預算450億元加疫後特別預算300億元撥補勞保基金,但恐仍入不敷出。行政院長陳建仁周二(3/7)表示,2020年至今政府挹注勞保共1470億元,明年會努力編列1000億元預算來挹注勞保,讓勞工能安心工作。學者辛炳隆肯定短期可靠政府撥補,也能提高營業稅作為財源,但他坦言長期來講,勞保改革勢在必行且別無他法,就是「繳多領少」,問題在於討論由誰「繳多領少」,因此得注意代際與代內公平。

日期:2023-03-08

勞保勞退

1225萬勞工注意了!勞退新制虧最多的一年…明起開放查詢「個人專戶」 怎麼查?誰可以領?一次看

針對新制勞退基金分紅2022年慘賠,虧損逾2千萬元,有不少勞工紛紛去查詢個人專戶,發現2022年3月查詢時帳面收益大增,周四(3/2)再查時「前一年獲利竟全回吐」。對此,勞動部建議,今年滿60歲的勞工,特別是已經退休的勞工,如果暫時沒有急用的話,不妨等到基金收益回升再請領退休金。(原文刊載於2023/03/01,更新時間為2023/03/02)

日期:2023-03-02

勞保勞退

勞保破產危機加速!「5大數字」步步侵蝕辛苦錢...請領人數「10年前3.2倍」,入不敷出成隱形炸彈

隨著勞保破產期限年年逼近,勞保年金改革議題近期再度引發關注。勞保財務壓力所以讓人難以樂觀,不只去年收支短絀擴大、勞保基金投資嚴重虧損,勞保局近日公布2022年勞保老年年金統計數據,其中5大關鍵數字變化,曝露出勞保財務缺口惡化加劇速度恐怕超乎想像,提前破產危機不容輕視。

日期:2023-03-01

傳產

台灣工程師校正、日籍咖啡師試味道…這台智能手沖咖啡機如何讓Cama黑沃買單、賣進全球30國?

一台能做出手沖風味的智能咖啡機,從家用市場出發卻意外打進商用商機,不僅吸引日本咖啡用具大廠HARIO注資,連鎖咖啡Cama、黑沃等也成為它的客戶。

日期:2023-03-01

保險

勞保最快5年後破產,你領6千元能心安?王儷玲:只靠撥補、改革方案再不提,就真的沒救了

立法院在新會期即將審查《全民共享條例》,民眾在開心即將領到6000元的同時,民眾黨示警:「勞保虧損嚴重,要防止破產至少每年須撥補1千多億元,現在每年撥補百億根本不夠。」在勞保破產危機持續壟罩的情況下,民眾領6000元能心安嗎?

日期:2023-02-17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76期︱2022-2023年檢討與展望(八)—中信金、國泰金、上海商銀、群益證

這期檢討的存股池追蹤個股均是金融股,去年投資金融股是相當辛苦的,尤其壽險股與證券股。但我們認為,2023年是金融股否極泰來的一年。

日期:2023-01-11

勞保勞退

超徵4500億還稅於民,發現金、印N倍券都不對!王儷玲:用來補「這大洞」才是正確的

今年政府稅收盈餘達4500億元,有立委呼籲中央要「還稅於民」,引起各方討論「如何還給人民」,有人支持發現金、發支票,有人認為應該印N倍券,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則認為:「應該直接撥補到勞保去,或是成立勞保儲備基金,讓勞保在破產時有錢可花。」

日期:2022-12-27

個人成長

不止博客來阿姨…月薪62萬銀行執總「被離職」提告卻輸…勞資專家解析:僱傭、承攬哪不一樣

博客來書店昨日由律師陳又新揭露,一名不識字的清潔阿姨在博客來工作20多年正常上下班打卡,被解僱卻沒有退休金,博客來疑似是「假承攬真僱傭」,引爆社會輿論,除了勞動部要介入調查外,統一超也緊急調離總經理職務,博客來也發聲明表示不會解僱阿姨,會將其轉清潔公司僱傭。事實上不止底層人員面對勞動關係時很弱勢,也曾有一位銀行執行副總,月薪62萬,在職10年內共領取2億多元的優渥薪資,但2016年度考績遭評為乙等,2017年10月底被銀行主動解除契約,門禁卡和公務郵件都遭封鎖,憤而提出「確認僱傭關係存在」訴訟。但台北地院認為雙方是委任契約關係,非僱傭關係,判決敗訴。到底僱傭、委任、承攬契約,哪裡不一樣,聽聽勞資專家周海威怎麼說...。(原文刊載於2019/5/22,更新時間為2022/12/24)

日期:2022-12-24

職場

還沒領年終「提離職好嗎?」他擔心遭公司「省錢」為由拒絕發放 律師:3情況決定老闆會不會違法

歲末年終除了尾牙,又會有一波轉職、離職潮,不過如果在拿到年終前就提離職,會不會公司乾脆不給年終?

日期: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