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體制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體制內共有167項結果
個人成長

社會問題變商機!他們用創新讓台灣更好

從早期關注食農、高齡,到如今瞄準環境、教育、心理健康等,社會企業近年發展漸多元化,充分展現「Taiwan can help!」

日期:2020-09-29

焦點新聞

李登輝的最後一本書,吐露「在蔣經國身邊學會的事」,當年接班的背後原因是...

我在今年一月迎接了91歲到來,前年11月我接受了大腸癌手術,接著又在去年7月於頸動脈中放入了支架,我感覺自己也終於來到了不得不去意識到自己所剩時間的處境。我到22歲之前都是在全然的日本教育下長大,所以這本書揭露的,可說是原本身為日本人的李登輝,他的精神世界,同時也揭露了像我這樣的人是如何演變而來,還有我如何評價日本精神和武士道這些享譽世界的優秀資產,以及祖國台灣的現狀與未來、長久以來處於「單相思」的台日關係和左右國家方向的領導者條件與修煉等等,本書可說是集我平日思考之大成的豐富之作。

日期:2020-07-31

政治社會

「恐龍判決」有解?3年後人民有望參與審判…「國民法官」真能改革3大司法弊病?

本週起,立法院召開臨時會,計畫在臨時會期間,通過司法院推出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人民有望自2023年起擔任法官,展開台灣司法制度劃世代新頁。但《今周刊》詢問台北律師公會對審判制度看法,逾四成律師支持「參審制」,卻也有30.6%律師挺陪審制,顯示社會對審判制度走向,仍無明顯共識,綜合兩種制度的「混合版」法案,真能帶台灣航向真實的「司法改革」之路嗎?

日期:2020-06-29

焦點新聞

變形、潰堤傳聞不斷…命繫6億人的三峽大壩工程,當年僅有一人敢高舉反對,他竟是「台灣人」

被認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集發電、航運、調水、防洪優勢於一身,當年早已定調要推行的工程,竟有一人在中國人大代表會議上,高喊著「我反對」,身為台灣人的他,何來斗膽力阻?

日期:2020-06-22

傳產

從一張「酒店收據」透視八大行業的薪資秘辛:為何酒客撒了大把鈔票,小姐卻還是哭窮?

網路上瘋傳的酒店消費明細中,許多人看到酒店妹仔的一節(坐檯15分鐘)薪水350元,60節的大框21,000元,不乏正義魔人詰問八大人把錢花到哪裡去,為何繳稅時默不吭聲,該相忍為國時就跳出來叫貧哭窮的?

日期:2020-04-14

政治社會

吳怡農: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一秒後,正駕駛:「知道」。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再一秒,不明聲響。再一秒,錄音終止。

日期:2020-03-30

國際總經

武漢肺炎為何失控?掀起全球史上最大公衛危機,關鍵因素離不開習近平緊握「官僚體系」

先是香港反送中運動,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蒙上了一層灰;美中貿易戰才剛畫下休止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又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直搗「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重工業重鎮。這些衝擊事件,看似是中國「流年不順」,實質剖析來看,追根究柢仍離不開習近平「集權統治」下,中國「官僚體制」的沉痾。

日期:2020-02-06

國際總經

當人口、物流、訊息阻塞 范疇:病毒擊穿集權結構弱點

相比十七年前的SARS,中國GDP翻了十倍、歷經三位領導人,但面對新疫情的反應,居然都沒改變。病毒這個照妖鏡,照出中國政治「黨權」本質。為了專政,什麼都可以犧牲。

日期:2020-02-05

政治社會

和未來總統對談、還催生返鄉投票潮 兩個熱血台大生為何掀「青年參政」熱潮?

2020總統大選前夕,出現了一個重要現象,年輕人不再諱談政治。逾500位青年排排坐,等著與3位總統候選人對談;回家投票的「返鄉列車」募資案,甫上線25小時就超標,激起3千多人迴響,這些行動背後,關鍵功臣少不了這兩個熱血台大生。努力撕掉「不要碰政治」、「政治很骯髒」陳年標籤,他們如何努力帶起「青年參政」熱潮?

日期:2019-12-02

政治社會

南非學者曼朱爾 用「草根力」拚性別平權

曼朱爾用三十年時間,深入全球最偏遠的村落,親身感受平民女性遭受的壓迫,進而戳穿各國政府宣稱的「性別平權」,經常只是名不副實的華麗包裝。

日期: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