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高房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房價共有434項結果
情感關係

婚後住婆家,老公堅持「租房浪費錢、存到頭期款再搬走」?給媳婦的警世文:免費房子是要付出代價的

結婚不再只是你們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關於婚姻生活的抱怨,有個萬年無解的就是:婆媳問題。

日期:2023-01-13

房地產

2023年商用不動產「量縮價平」!仲量聯行趙正義揭投資4大趨勢

仲量聯行今(12)日舉辦2022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回顧記者會,去年因商辦市場供不應求,租金節節推升,北市A辦市平均租金破歷史新高,整年度租金增幅達近三年最高,顯示企業對於高品質的空間仍有殷切需求。雖然租金行情走揚,但仍不敵升息速度,仲量聯行投資部資深副總吳瑤華預期,金管會今年可能會再調高壽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到3%的歷史新高標準,金融保險業南下投資潮將更熱絡。

日期:2023-01-12

房地產

他出國創業把賣房2千萬翻4倍,沒想退休回台北當年透天厝房價已破億:這20年我是在忙什麼?

連比較早出社會的7年級生都這麼慘了,就更別說10年後才出生的8年級生了,這20年來,也因為房價飆漲而加速擴大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財富差距,讓世代差異的鴻溝越來越大、對立的立場也越來越激烈。比方說,老年人無法明白年輕人的躺平文化,不懂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肯像他們當年那樣吃苦,只想挑光鮮亮麗的工作、只想過著安逸的生活;但年輕人則認為,老年人只是剛好搭上經濟起飛順風車的既得利益者罷了,自己都已經忍受不合理的低薪與過長工時了,為什麼還要被酸不夠努力?每個月繳完了房租,連想要活到月底都很困難了,怎麼可能奢望買房這件事?而當買房真的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時,過於遙遠的目標,會使得年輕人失去努力的目標和動力,轉而傾向及時行樂把握當下。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失去了奮鬥的理由,這個國家還剩下什麼希望呢?

日期:2023-01-12

房地產

打炒房喊3年房價還是下不來,沈富雄的「375大折價」提案:自備款政府出、購屋人付房貸可行嗎?

高房價已讓年輕人不婚不生,甚至連這次選舉都不出來投票,淪為真正的躺平一族,終極解決之道似乎很清楚,就是讓房價回歸合理水平,讓年輕人買得起房,但是政府喊打炒房3年了!房價還是跌不下來,年輕人仍買不起房,那要不要改變一下思維,改由國家幫年輕人來買房呢!

日期:2023-01-04

房地產

「我打算老後以房養老,當成我們夫妻倆的退休金」年輕拚買房就能安穩老後?退休規劃要懂的事

個性溫柔的 W,跟我一樣是房仲,因此他的收入很不穩定,前幾年結了婚,為了滿足太太「有房才有安全感」的願望,所以在2020 年勉強硬買了一間房,但W後來卻跟我說,沒想到買了這間房才是惡夢的開始。

日期:2022-12-28

房地產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打炒房、預售現「下車潮」!漲越多2023年跌越重,李同榮:政府一石三鳥之計

房市已有明顯降溫之勢,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確規範預售屋5年內不得換售轉約,若炒作房屋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並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此次修法代表政府將再次出手整頓房市。

日期:2022-12-22

焦點新聞

全家茶葉蛋漲價全網崩潰!低薪、高房租雙夾擊...為何台人狂哭窮,人均GDP仍將超越日本?

台灣低薪未改善、實質薪資負成長,小資族每天省吃儉用就為了多存一點錢,但物價上漲狀況持續,全家宣布茶葉蛋一顆自10元漲到13元,網友崩潰一片。日前一篇「100元一餐可以買什麼?」發文引發熱議,釣出不少「乞丐超人」分享分享超商打折優惠時機、追蹤惜食地圖等省錢妙招。但令人意外的是,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屢創新高,今年IMF更估GDP成長東亞第一,國外智庫更預估今年台灣GDP將超越日本,顯見台灣貧富差距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中,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落差。

日期:2022-12-19

房地產

一個小動作,買房退稅30萬竟全被追回!換屋族必看:重購退稅3個千萬不能做的事

小珍收到重購退稅30萬要被追回的信函,這個消息重重打擊了她!為什麼?只是遷出戶籍的小動作,居然就噴了30萬。小珍就是不小心踩到什麼雷?

日期:2022-12-02

2022縣市長選舉

外國政府認「投票結果是民意選了親中派」⋯ 矢板明夫:未來援助抗中保台,可能會多些猶豫

九合一選舉落幕,民進黨遭逢大敗,執政縣市剩下5席,總統蔡英文選後請辭黨主席,黨內也掀起了不少檢討的聲音,對於外國媒體來說,如何解讀這場選舉?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臉書PO文表示,在外國政府看來,11/26的投票結果,是台灣的民意「選擇了親中派」。今後,他們在出人力物力幫助台灣、進行抗中保台的時候,說不定會多一些猶豫。另外,他也直指民進黨執政這幾年以來,犯了很多錯誤。

日期:2022-11-27